诸葛亮为什么对刘备“情有独钟”(2)

显然,要实现这样的志向就必须为自己选一个好“老板”,而他可选的人有很多。比如刘表,就近在眼前,而且沾亲带故。曹操和孙权,也都在招兵买马、招贤纳士。但诸葛亮对他们似乎都没有兴趣。原因很简单:刘表太差,曹操太强,孙权的空间又太小。当时到荆州来避难的中原士人很多,刘表却一个都不用,诸葛亮出山又能如何?曹操那边人才济济,曹操自己也是强人,诸葛亮当真去了,也未必能如何。何况对诸葛亮来说,仅仅“见用”恐怕不行,还必须“重用”甚至“专用”。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与刘备联盟。孙权的首席谋士张昭看出诸葛亮非同寻常,极力向孙权推荐,孙权也想留他,但遭到诸葛亮拒绝。问其故,诸葛亮说:“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道理也很简单:江东是一个历经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人苦心经营发展起来的利益集团。孙权那边人才太多,而且关系密切。张昭,是孙策创业时的老臣,孙策曾带着他“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也就是视其为兄长,临终时又把孙权托付给他,而且说了“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的话。周瑜,也是孙策创业时的老臣,而且有连襟之情、兄弟之谊。孙权的母亲曾明确告诉孙权,要他把周瑜当哥哥。不难想象,任凭诸葛亮能力再强、本事再大、水平再高,到了东吴,权位也只能在张、周二人之下,甚至不如鲁肃。这显然不是诸葛亮所期望的。

所以,诸葛亮所谓“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的“度”,恐怕不是度量,而应理解为空间。当年周瑜劝鲁肃投奔孙权时,就曾经引用了东汉名将马援回答光武帝刘秀的一句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这个观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双向选择”。郭嘉、周瑜他们要“择君”,诸葛亮当然也要“择君”。但诸葛亮的要求似乎更高一些,那就是这个“老板”必须能保证自己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

从他“每自比管仲、乐毅”的说法和后来的《隆中对》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抱负和人生理想就是廓清四海,一统九州,从而建不世之伟业,立盖世之奇功。这个伟业和奇功,可以是齐桓公那样的“霸业”,也可以是光武帝那样的“帝业”,但必须是经天纬地的事业。能成就“帝业”固然好,能成就“霸业”也可以。退而再求其次,也得三足鼎立,割据一方。总之,他要成为一个实际上的新政权、新国家、新王朝的开国元勋。他选择的老板,则必须是能够使他实现这一抱负和理想的人。

这样一说,诸葛亮的选择标准也就很清楚了。第一,这个人必须有建立一个新政权、新国家、新王朝的可能性。他应该有这个志向,也有这个条件。第二,他的这个志向和条件还不明显,还处于潜在状态。志向既鲜为人知,甚至自己也不明确;条件仍不成熟,甚至还有所欠缺。正因为不明确,有欠缺,才需要有一个诸葛亮。也因为不明确,有欠缺,诸葛亮去了以后,才能够成为可以大显身手的定鼎之臣。

符合这些条件的,显然只有刘备。

第一,刘备为帝王之胄。他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这在政治上就占了便宜。尽管后来大家都清楚,汉室已经扶不起来,刘备的那个“汉”和刘邦、刘秀的那个“汉”也不是一回事,但由刘备取代(或“继承”)刘协,总比由曹操、孙权这些和皇室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来取代,要顺理成章一些。另外,刘备七尺五寸(合1.725 米)的身高,两耳垂肩、手长过膝的形象,也比曹操好。这在当时,都算优势。

第二,刘备有帝王之志。刘备两个儿子的名字就能说明问题,一个叫刘封,一个叫刘禅,合起来是“封禅”。封禅,是有德君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刘备如果不想当皇帝,儿子叫“封禅”干什么?

第三,刘备有帝王之术。刘备和刘邦的血统关系虽然可疑,性格和作风倒不乏相似之处。比如《三国志》本传所云“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就很像;善于笼络人才收买人心,也像。

刘备“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因为厚道,也因为侠义,所以很得人心。

刘备当平原相时,郡民刘平看不起他,“耻为之下”,派刺客去杀他,刺客竟不忍下手,“语之而去”。不忍下手的直接原因,是刘备不知来人是谁而“待客甚厚”,感动了刺客。而根本原因,则是刘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因此“众多归焉”。人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第四,刘备有帝王之福。刘备的福气,表现为关键时刻总有高人相助,危难之际总能化险为夷。刘备刚出山时,就得到了关羽和张飞。谁都知道,人才,忠诚的好找,能干的也好找,又忠诚又能干的不好找,而关羽和张飞偏偏就是既忠诚又能干。这是刘备的第一大福气,以后的运气也不错。比方说,正愁没有根据地,陶谦就死了,刘备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徐州;正愁不知如何摆脱曹操的控制,碰巧曹操就派他去拦截袁术,躲过了“衣带诏”一案的大清洗;到徐州后,又正好赶上袁术死了,刘备再次得到徐州,差一点就成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