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盗

一、探花遇匪

康熙年间,山西籍探花李灏从翰林院外放,自京城出发赴抚州上任。因世面不甚太平,李灏便和一个跟随他多年的随从李英扮作书生和书童以遮人耳目。一行人夜宿晓行,先走陆路后改水路,搭了孙家官船顺流而下,不日来到江口埠。江口埠是个水陆中转站,被尊为九省通衢天下第一埠,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因船家有生意要处理,决定在此稍作停留。

市井繁荣,李灏心中高兴,便带着随从李英在市上游逛半日,吃完晚饭逛了夜市才返回船上,略一收拾便倒头入睡。不知睡了多久,李灏被一阵嘈杂声惊醒,忙穿衣出舱,这才发现官船已飘入江中,且被十余条大小船只团团围住。船上火把通明,但见船家等人被捆得粽子一般,都吓得瑟瑟发抖。数名蒙面人手执刀枪挟持众人,其他人则翻箱倒柜,见只找到几块零散碎银和铜板,十分不满。一个小头目见李灏穿着体面,以为他是船主,便将刀架在李灏脖子上,逼令交出财物。李灏本有些害怕,但知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便壮起胆子说:“各位好汉,在下李灏,乃一介寒生,只知研习孔孟之道,不善敛财,今日赴任途中与各位好汉不期而遇,实在有缘!请各位高抬贵手,放过我等,他日定当厚报!”

“坐大官船的绝非等闲之辈,看你这身打扮也不是平头百姓。如今世道,哪个当官的不是刮地三尺?你少给我打马虎眼,若不留下买路钱休想脱身!”

“我们匆匆上路,只带了少量盘缠。”李灏说。见李灏不像说谎的样子,小头目又问:“没钱也行,有古字画不?”

李灏一愣,心说,自古以来土匪都干杀人越货的勾当,偏偏这股土匪附庸风雅,着实好笑。他突然想起一则江湖传闻,便说道:“我等穷苦读书人家,哪里有古字画?”

见李灏不识抬举,小头目十分恼怒,便下令杀人。“且慢!”小喽哕正要动手,突然听得一声大喊,回头见是大头领,忙躬身施礼。小头目见了来人,也躬身说道:“禀艾爷,这厮看起来不像善茬,不如杀了干净!”

艾爷沉声说道:“我最欣赏读书人。别急,待问完话再杀不迟!”说完,迅速把李灏打量一番,问道:“刚听有人自称李灏,莫非太原府新科探花郎李灏?”

“正是!”李灏忙回答。

见李灏回答得干脆果断,艾爷语气稍缓:“素闻探花郎乃当世子建,有七步成诗之才,烦请先生当场赋诗一首。若先生真有此才,我等分毫不取,还将先生送出此地。若是浪得虚名之辈,少不得身首异处,先生意下如何?”

“这有何难?立马可就!”

“笔墨伺候!”

小喽哕粗手粗脚地将笔墨纸砚备好。李灏不慌不忙地铺开宣纸,接过喽哕递来的狼毫,笔走龙蛇。一挥而就:

《井栏砂宿遇夜客》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如今世上半是君。

喽哕忙把写好的诗递给艾爷。艾爷凑到灯下仔细看,看完便勃然大怒:“好个穷酸文人,竟敢冒探花之名用古诗讽刺我等!来呀,将这船上的人给我统统杀了!”

艾爷为何这般生气?原来这诗有个典故冲晚唐时期,太学博士李涉去九江探亲,途经皖口时遇盗贼。那贼久闻李涉之名,求诗一首,李涉提笔写下这首《井栏砂宿遇夜客》,不仅没被打劫,反被强盗送了不少金银。此事被野史记录,成了一段传奇。如今李灏故伎重演,一来考验他们见识,二来也有暗讽之意。艾爷遭此戏弄焉能不气?

见艾爷大发雷霆,李灏也不惊慌,笑笑说道:“呵呵……原以为兄台是个不通文墨的草莽英雄,不料竟也熟知典故,失敬失敬!艾爷息怒,且听我解释。在下写这诗并非讽刺,李涉系在下先祖,今题此诗有两层意思,一来怀念先祖,二来也是试探,听说,江南有帮知书达理的儒雅豪侠,只劫官商不扰平民,替天行道,常干救贫扶弱的善事,不重钱财重文采,尤喜收集古字画,人送美名‘儒盗,想必就是列位了!”

艾爷见李灏字体道劲,已暗生好感,又见他胆气过人且自称名门之后,料知非等闲之辈,便决定先带他回寨。主意打定,也不答话,一挥手,小喽哕将李灏等人推进舱底,船队随即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