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盗匾

北宋时期,东京汴梁最繁华的朝正大街这天出了件怪事。一夜之间,各家酒楼商铺门檐上挂的匾额不翼而飞。作案者显然是趁着夜半人们熟睡之时动手的。能够飞檐走壁之人,手段自然高明,可这个人不盗金银、不窃珠宝,单单对着这匾额来神,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失了匾,酒楼和商铺老板们纷纷去请人重写。只有翠青坊的酒楼老板徐舰犯了愁,要知道他家的匾额可是价值万金。

“翠青坊”三个大字是徐舰的父亲徐若愚花了三千两银子,请了当时名重一时的大书法家唐金所写。唐金收了如此多的酬银,写字时也格外用心,反复用笔,足足花了一月时间,才把”翠青坊”三个字用篆书写好,送到徐家。

据说徐若愚接字时,沐浴更衣,燃香设案。接着,徐若愚又请了京城最好的金匠时大友,将字一个个以黄铜为模、白金镶面地铸好,这才择了黄道吉日,将匾挂上楼檐。

徐若愚一直极其看重这匾额,常说自家的店面全仗着这匾额生辉。如今徐舰接手翠青坊不久,匾额就失了窃,应当如何向父亲徐若愚去说这件事呢?再请唐金,一时半会儿做不好不说,还要花上一大笔银子。徐舰现在最缺的就是银子。

徐舰站在翠青坊酒楼外,仰头看着空荡荡的门檐,心里说不出的懊丧。父亲早已不问酒楼之事,成天以进茶馆听曲为乐。只要瞒他一个月,就可以另外请人将这匾上的字写好。当务之急,是将父亲留在家中,不让他出门,尤其是不能让他进茶馆。茶馆尽是闲言碎语,上至朝廷大政,下到坊间琐屑,哪里的事都可以听到。

主意打定,徐舰急忙让管家赵风赶去街后自己家中,护送父亲去南方游览观光。徐若愚一直有去江南看看的打算,原先徐舰认为他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没有同意,现在看来只有让父亲出远门了。

事实上徐若愚已经知道朝正街的这件怪事,他看见赵风进门,又听说让他去江南,心里就明白了儿子的用意。他故意装作没事人似的,对赵风叮嘱说:“这两天我有些倦了,哪儿都不去,连门都不想出。你回酒楼打点吧。记住,对少东家说,要把精力放在做菜上,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赵风知道老爷子的脾气,忙回去向徐舰报告去了。

徐舰听到赵风的话,不由地一愣:看来老爷子已经知道匾额失窃的事了,叮嘱的话里明显有不要再做匾额的意思。他一不发火二不质问,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啊?

徐舰这一天过得十分不安,其实他是个花花公子,因为常去青楼买醉,早将父亲经营酒楼时的积蓄挥霍殆尽。见着其他商铺酒楼一家家地将匾重新做出来,正架上梯子向门檐上挂,徐舰心里有说不出的烦躁。

又过了一天,徐舰终于想出个主意来,他偷偷地叫来赵风,在柜子里拿出几十两碎银,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赵风依言而去。没料到这赵风出了门,却并没有按少东家徐舰所说的那样,随便找个落魄的秀才重写一幅字,而是直奔徐若愚那儿去了。赵风很看不惯少东家徐舰那个败家子样儿,只是碍于尊卑,一直没敢声张。如今,在赵风看来,酒楼等于是出了大事,便想把徐舰的馊主意告诉徐若愚。

谁知徐若愚听了赵风的话,付之一笑,接着就沉下脸来说:“既然他有这个意思,你就照着办就行了,这事别来问我,更别说我知道。”赵风一愣,连连点头说是。

就在赵风找秀才临摹唐金的字体之时,朝正街其他所有的商家都已将匾额重新做好,一一挂上了,又在匾额旁挂上两只大大的风灯。徐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个劲儿地催促着赵风快把这事办好了。

谁知,当夜各家酒楼商铺的匾额再次失窃。这事一下子轰动了全城。做个匾额多少也得花些银子,众商户心疼了,一个个吵吵嚷嚷来到官府报案。官府接了案子,一连几个月下来,就是破不了。这么多匾,光是一个个摘下来要花多少时间,更何况还挂得那样高。显然其中另有蹊跷,官府没有十足的信心,先将案子往上交,接下来就只好用上拖字诀。

拖的日子久了,众商户见九门提督将案子压在那里,什么也不说。瞅着这光景,大家都心知破案无望,也不再做匾额,户户空着门檐,倒成了京城里的一个奇观。

就在全城的人将失匾额的事添油加醋、有鼻子有眼地说着传闻时,翠青坊的新匾也做好了。徐舰此时也没了主意,到底挂还是不挂呢?挂上了,没准儿也像其他人一样,一夜之间没了影;不挂吧,放在这儿也不是个事儿,老爷子一来,准看出这匾是伪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