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家(2)

这是周四的上午,第二天就是一个节日,小长假共计三天,从周五到周日。

我在心里默默盘算了一下,这几天没有什么重要的工作要做,便轻轻点头:“好啊,下午放学就去姥姥家!”小朋友露出欣喜的表情,他松开我的手,跑进校门。

说走就走,回到家后,我做了三件事。

首先,打开手机,找到经常买票的软件,选合适的车次、座位。

小朋友爱坐在窗户边,我爱临着过道……上海到合肥的高铁几十分钟一班,当日票并不难买。

其次,收拾行李。所谓行李,不过一个双肩包。身份证件、三日换洗衣服、车上用来填肚子的小零食、一个能折叠打开呈不同形状的“超级飞侠”小玩具,还有iPad、手机及它们的充电设备。

物资已经极度丰富了,城市与城市的差距趋近于无,物流方便,网购成为很多人获得生活用品的重要渠道,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走亲访友,还带着土特产、带着当地所没有的紧俏货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物质上的“少见”本身已经少见。

再次,做好车上、车下的准备。

为了打发车上的时间,我在iPad中下载了足够多的动画片,在手机里下载了好几个最新的音频故事,又往双肩包中塞了两本书,都是薄薄的,他一本,我一本。太厚的话,两小时根本读不完。

而车下的准备,主要是到站后如何抵达目的地。

如果是我一个人出门,江浙皖一带,我都能做到当日来回,下车再叫网约车,或直接打出租车。每当我一天之内在几个城市间流水般穿梭,一气呵成办好几件事,就会想,今天的人之所以有五湖四海的格局,要仰仗五湖四海连成一片的方便、快捷。

今天不一样,我带着小朋友,还是有人接更方便。于是,我在微信群里吆喝一声,“我带孩子下午回姥姥家,谁来接我们?”

30秒后,得到回应。

“几点到?”

“哪个站口接?”

“晚上一起吃饭吧?”

“这次住几天?”

“我今晚有事,明天到我家来玩儿吧!”

作出以上回答的,分别是我爸,我小姨,我舅舅,一个表弟,一个表妹。他们现在都住在合肥。

“我下周回!”这是另一个表弟,他在武汉读博。

“我下个月去合肥,到时候见!”这是二姨,她仍在我姥姥家所在的寿县。

“你们又聚上了!”这是另一个表妹,她在北京工作。

我们的微信群名就叫“姥姥家”,我建的,为的是五湖四海,天天见。

下午三点半,我背着双肩包,小朋友背着他的书包,我们往他的姥姥家进发了。不出意外,我们能到家吃晚饭。

火车上,窗外风景飞驰而过,每路过一个车站,孩子都会报一遍站名:“常州”“无锡”“南京”……“你知道吗?从小妈妈以为,最长的一站路,就是去姥姥家的路。”我说。

“有多远?”

“100多公里,要走整整一天,一年去—次。”

“比我姥姥家远吗?”

“没有,你离姥姥家400多公里呢。”

“可我觉得姥姥家很近啊!”小朋友疑惑。

要怎么跟他解释,100多公里,400多公里,很远的姥姥家,很近的姥姥家,一年见一次的姥姥家,天天见的姥姥家,两代人的姥姥家,以及我亲历的时代之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