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鞋匠到编辑

我诞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偏僻小村里。两岁时,一场重病,使我患了小儿麻痹症,落下终身残疾。五岁那年,又一场大病,险些要了我的命。九岁时,我开始上学,为了减轻家里为我交学费的负担,每当放暑假,我便和哥哥到几里外的田野上去拾草,整个暑假下来,挣得学费五块钱交给老师,又可以继续上学读书了。

由于家里贫穷,我只上到高中一年级便辍学了,那年我只有16岁。村里为照顾我家,让我在本村小学当了一名代课教师。上任那天,母亲嘱咐我要努力工作,好好教书。

好景不长,这段代课教师的日子,一年便结束了。母亲安慰我,“儿啊,别难过!你不是爱读书吗?在家多看看书、练练字。”在母亲的开导下,我重新振作起来,读小说、背唐诗、抄字典……为了节省电费,我用平时攒下的一块钱买来一大瓶煤油,以便夜间使用。

后来,听说当鞋匠挣钱比较容易,我便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带上修鞋工具还有我的读书梦,走村串户当起了鞋匠。为了多挣点钱补贴家用,早一点帮哥哥娶上媳妇,我不仅在家乡附近的村子里找修鞋的活儿,还坚持到挖河的工地上去找修鞋的活儿。后来挖河的工地搬到别处去了,我便来到距家25公里的农场谋生。白天,我骑着自行车驮着修鞋箱子到附近的场部和队部农舍为职工们修鞋,晚上便到马号投宿。所谓“马号”,说白了就是牲口棚,四周是用泥坯垒成的有着长长走廊的马棚,走廊的中间夹着饲养员的卧室,我,还有饲养员与马儿相伴。晚上就着“马号”的灯光,我坚持阅读学习文学作品。

我在马号一住就是十年。一天,我看到新华书店人进人出,便把车子放在门边走了进去,顿时便被琳琅满目的书籍吸引住了,将多日积攒下来的20元钱买了《春风》《清明》《新苑》《芙蓉》《当代》《江南》《花城》《收获》《柳泉》《朔方》,还有着名作家贾平凹的《天狗》等十多本文学书籍。从此书籍成了我形影不离的伙伴,原先那些如云的忧郁、无聊、迷惘、孤单、空虚,早已被愉悦的心情化成一股劲风吹得荡然无存,让我变得平静、快乐、充实。

1988年3月,由于坚持读书和写作,我被丰南广播电视局聘为记者。在县广播电视局培训和实习的日子里,我悉心研读新闻作品,还从唐山新华书店买来《新闻与写作》《广播与新闻》等书籍学习。

1993年,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澎湃之时,我辞去干了五年的记者工作,进入企业做起了文秘工作。在这年硕果累累的秋天,最使我幸福的是我找到了爱情,妻子是一位貌美而又才华横溢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但命运好像与我玩起了游戏,一年后,企业倒闭,我又一下子陷入了困境。无奈之下,我和妻子搬出厂区宿舍,在大街上靠租房居住。为了维持生活,我不得不重操旧业,在城市的街头重新摆起了鞋摊。除了为人修鞋,我还做卖冰棍、烤白薯等营生。后来,我在大街上开了个书亭,做起了租赁图书的生意。无论是当记者还是做生意,也不管命运如何对待于我,我总是与书交朋友,它帮了我不少忙,给了我莫大的安慰。

2006年,听说本地一家福利厂招收职工,我便带着享受“五险一金”福利的美好愿望当工人去了。先是被安排到办公室当文书,后来又把我安排到警卫室当门卫,一干就是十年。我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尤其是每当夜幕降临,在职工们下班离工厂远去时,与书无声的对白,便逐渐蔓延我的世界。

2016年10月,由于公司改制,我突然得到上级通知,下岗了。我没有气馁,在寻找工作的同时,踏着53岁下岗的落叶,一直坚持读书。仅《小说月报》和《读者》,我就读了五百多本。书中有雨,书中有爱,书中有光,这些书籍成为我健康成长的食粮,让我吸取了无穷的知识和力量!

在重新就业的历程中不断碰壁,但我内心有个声音一直没有放弃,那就是边学习、边成长、边等待、边寻找。2017年3月,我来到吉林东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教育基地学习;5月下旬,我同妻子到河南安阳传统文化基地参加“传统文化与身心健康”高级研修班;7月,我带儿子去吉林东丰明德书院学习“家庭伦理道德与身心健康”课程;10月,我和妻子到北京密云传统文化基地学习;11月,我们来到成都青山书院学习《了凡四训》。临走,我给区委领导写了一封求助信,表达我再就业老骥伏枥的心声和愿望。

从成都青山学院学习归来,我就接到区领导让我到区文联工作的电话。从普通编辑到责任编辑再到编辑部主任,我一路学习成长着。

多年来,我在一边坚持读书的同时,一边坚持文学创作,先后在《芦笛》《唐山劳动日报》《中国残疾人》《燕赵都市报》《女友》《芒种》《时代文学》《黄河诗报》《鸭绿江》《唐山文学》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并多次获奖。其中,《煤河之歌》获丰南区文学大赛一等奖;2019年诗歌《我用诗歌感谢春风》获“五月花杯”全国残疾人诗歌大赛三等奖;2019年诗歌《南湖,祖国的诗》获京津冀残疾人文化交流活动现场创作一等奖等。出版诗集《爱的请柬》《报告文学集》《散文集马氏家风》《德风化雨润人间》等四部。2019年至2020年,我连续两届被丰南区作家协会评为年度优秀作家;2021年3月,我又被唐山市文联、唐山市作家协会、《唐山文学》杂志社评为2020年度唐山市文联系统优秀编辑。

从鞋匠到记者,从门卫到编辑,这一切都有赖于那么多好心人的无私帮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