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书”

我常常感叹现在的书越出越厚,真比砖头还重了。人家数钱数到手抽筋儿,我捧着厚厚的“砖头”读书读到手抽筋儿,哪想到如今读书居然成了体力活儿。而且书的价格也越来越贵。有人说,你工资也涨了嘛,说这话的人却忽略了人们日常所用的生活资料价格也在不停地上涨,我们依然省不出钱来买更多的书。于是想起赵树理先生的“鸡蛋书”。

何谓“鸡蛋书”?“鸡蛋书”不是用鸡蛋做的书,是指农民可以用鸡蛋换来的书。能用鸡蛋换书读,书的价格肯定不能太贵,贵了农民也换不起。那时的农民攒了几枚鸡蛋还要换盐吃,还要给读书的孩子买文具呢。着名作家赵树理先生说这话的时候是20世纪50年代初。他是人们公认的最贴近大众的通俗文学作家。赵树理先生自己也确定两个小目标,一个是自己写的书能让不识字的农民听懂,就像白居易的追求,写诗让老头老太太都能听明白;一个是书的价格别定得太高,赶集的农民用几个鸡蛋就可以换一本书来读。头一个目标他实现了,因为《小二黑结婚》已经成了通俗文学的经典。第二个目标到如今也没有实现,非但没有实现,书的价格却一路飙升,已经令人却步了。

最近有汪曾祺研究专家发现了一则汪先生的佚文,是汪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给一家新创刊的通俗文学杂志的题词,里面又说到“鸡蛋书”,这才引起了我的“有感而发”。题词内容不多但意义很重大,现录于下:“惯吃家常饭,长留鸡蛋书。上党余风在,先驱德不孤。题《大众小说》兼怀赵树理同志。树理同志曾希望他的书能在集市上卖,农民可以拿鸡蛋来换,谓鸡蛋书。一九八六年八月汪曾祺。”

20世纪80年代国内曾掀起一股通俗文学热,各地纷纷创办通俗文学杂志,正是文艺百花齐放的好时代。汪曾祺先生借题词之机想到赵树理,兼怀赵树理真是再自然不过了。早在20世纪50年代,汪先生就在赵树理的领导下编辑通俗文学杂志《说说唱唱》,赵树理先生的创作实践和文采风范最契合“时代精神、民族意识、雅俗共赏、老少咸宜”这样的办刊旨趣,所以《大众小说》创刊请名家题词,真是找对了人,汪先生也欣喜《大众小说》的办刊宗旨是赵树理先生创作理想的接续,所以说“先驱德不孤”。

任何时候文艺都需要百花齐放,任何时候文艺都要坚持为人民服务。通俗文艺依然是大众方向,雅俗共赏依然是目标追求。至于能不能用鸡蛋换书读,那只能按市场规律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