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料,一部另类化工史

我们从小就向往颜色丰富的世界,就连形容仙境也常用“五彩斑斓、绚丽多彩”这样的词语。这种对色彩天然的热爱让许多父母将绘画作为自己孩子的重点培养爱好。虽然真正热爱绘画的孩子没有几个,却鲜有孩子能抵抗一盒精美颜料带来的魅力。

敏感的人可能会发现,这些颜色的名称大多是形容性的词,例如草绿、玫瑰红。然而还有一些像“赭石”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词。若是知道一些颜料的历史,你就会发现还有更多这样的颜色湮灭在时间的长河中。每一种颜色的背后都是一段尘封的故事

人类的颜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根本无法描绘这个多彩的世界(哪怕是千百分之一)。每一种全新的颜料发现,其所展现的颜色才被赋予了全新的名字。最早的颜料都来自天然矿物,并且大多来自特殊地区出产的土壤。含铁量较高的赭石粉末很早就被当作颜料来使用,它所展现出的那种红褐色就被叫作赭石色。

几千年来,人类的颜料发展都是依靠幸运的发现来推动的。为了提高这种幸运出现的概率,人们做了很多奇怪的尝试,也造就了一批奇葩的颜料和染料。大概在公元前48年,恺撒大帝在埃及见到了一种鬼魅的紫色,几乎是一瞬间,他就着了迷。他把这种称作骨螺紫的颜色带回了罗马,并钦定为罗马皇室的专属颜色。

从此,紫色成了一种高贵的象征,因此后人用“born in purple”这样一个短语来形容出身名门。但是骨螺紫染料的生产过程堪称奇葩。将腐烂的骨螺与木灰一起浸泡在盛满馊臭尿液的大桶当中,经过长时间的静置,骨螺鳃下腺的黏稠分泌物会发生变化,生成一种今天被称作紫脲酸铵的物质,呈现蓝紫色。

这种方法的产量还特别低,每25万只骨螺生产的染料,刚刚够染一件罗马长袍。此外,因为制作过程臭气熏天,这种染料只能在城外生产。就算是最终的成衣也终年散发着一股说不上来的独特气息。类似骨螺紫这样的颜色其实并不少,还有一种同样与尿液结缘的颜料被发明出来。那是一种美丽而通透的黄色,风吹日晒经久不衰,名曰“印度黄”。顾名思义,这是一种来自印度的神秘颜料,据传提取自母牛的尿液。

随着人类科技大爆炸式的发展,颜料也急需一次巨大的革命。然而,这次大革命留下的是致命的伤痛。铅白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在不同文明、不同地域都留下印记的一种颜色。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就已经掌握了加工铅白的方法。通常是把数根铅条堆放在醋或动物的粪便里,置于密闭空间中几个月,最终生成的碱式碳酸铅即是铅白。制作好的铅白呈现一种完全不透明的厚重感,被认为是最好的颜料之一。

但铅白绝不仅仅在绘画作品中大放异彩。罗马贵妇、日本艺伎、中国仕女等全部不约而同地使用铅白涂抹面部。在遮盖脸部瑕疵的同时,她们获得了发黑的皮肤、腐坏的牙齿、熏天的口气,还会导致血管痉挛、肾脏损害、头痛、呕吐、腹泻、昏迷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