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想法,永远是少年

犹记得,班上一个同学在镇上买了一本作文选集,我拿到手上,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厚着脸皮向她借阅一晚,却被她劈手把那本书夺回去了:“不借!想看自己去镇上买。”当时,从我家到镇上有十几千米路,是坑洼不平的山路,骑自行车去,要骑术很好的行家才行。这些都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本书的价格,两元五角钱,需要母亲卖多少个鸡蛋才能换回来呀?

可那本作文选集入了我的心,入了我的眼,接下来的那一天,我的眼前总是有那本天蓝色的书在晃动、在招手。我开始去动员班上年纪最大的一个同学,她是班上唯一一个会骑自行车到镇上的女孩,我与她谈的条件是:她骑车带我到镇上,我买回那本作文选集和她一起看。她痛快地答应了。

然后,我再去动员母亲。我说老师要求每人买一本语文复习资料,要两元五角钱。那时,只要是关于我学习上的事,母亲从来不会拒绝。她听我那样一讲,稍稍犹豫了一下,便掏出了口袋里那一堆零钱。

那天下午放学后,我带着两元五角钱,高高兴兴跳上了同学的自行车后座。去时一切顺利,回程的路上却出了问题。同学的自行车在一个陡长的下坡路段断了链子,下坡路加惯性,自行车像离弦的箭往坡下猛冲去,我坐在后座上,她从前面不好下车,只好在慌乱中大叫:“你跳,你快先跳下来呀!”我也顾不得许多了,就那么一闭眼睛,从疯了似的自行车后座上跳下来了,然后趴在高低不平的沙石路面上一直滑出去三四米,整个上衣都磨烂了,胸前也一片血肉模糊。那本作文选集被甩出去了,但安然无事。

那天晚上,母亲心疼得眼泪直掉,一边给我清洗伤口,一边数落我:“你这个孩子,说风就是雨,你怎么就改不了这个毛病呢?你想看书,不能等你爸给你买回来吗?”

身上的伤口疼得我直咧嘴,但内心并无丝毫后悔与后怕。我的这种行事风格到成年后也没有改变多少,喜欢一件东西,总要想方设法尽快去得到;想到某一个地方去旅行,马上订票出发;想做一件事,才有一点模糊的想法便开始行动。这种“说风就是雨”的性格,被很多理性的朋友嘲笑,说我太爱感情用事。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这是孔子教育学生的话,是说经过反复思考才去做一件事,做事过程中再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这样才可以。“事缓则圆,人缓则安”,说的也是这种意思吧。遇到难事、棘手事,不要急着下决定,给自己思考的时间,让自己缓一缓,事情也许解决得更圆满。成熟稳重之人,每临大事有静气,有泰山压顶不变色的定力,这些都是成就大业者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

我承认,古人说的、教的都对,也是被多少事实验证了的真理。

像我这种感性多于理性、想到立马开始行动的人,有时真的会遇到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苦恼,比如一句不妥的话,一松口就收不回来了;一个冒失的举动,一旦做出了就不好再改;一个错误的决定,有时会给自己或者他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但我认为,这种感性带给我更多的是积极的影响。首先,它让我养成了一种遇事果敢的习惯,想说的话或想做的事,立马行动,不给自己留有遗憾。犹疑是滋生怯懦的温床,而我坚决不给自己犹疑的机会。喜欢来一次诗意的旅行,订下一张车票也许就开始了,稍一迟疑,时过境迁,也许再难有那样的闲情。

这种感性还让我变得勇于担当,一个决定一旦吐出口,就等于自己在世人面前做出了一份承诺。也许,因为计划得不够周全,在后来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错误,错了就反思改进,绝不为自己找各种借口推脱。改错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成长

而让我最受益的,恐怕是为那个不甚清晰的念头便付出百倍努力。而那些原本在别人看来太遥远缥缈的目标,最后都被我一一实现了。譬如,当初为女儿写育儿日记,写着写着就写出了《做孩子的天使妈妈》;譬如当初开玩笑似的接下《张爱玲传》,一下子打开了我的传记写作大门。2020年教师节那天,我写下第一篇《教育手记》,此后不间断地写下来,到今天已写了几十篇近几万字。

行动比承诺更重要,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是选择在前,还是行动在前?在我看来,行动仍然比选择更重要。事实上,在很多选择未确定之前,未来都是有着无数不同可能性的。不迈开步,永远不知道下一站的风景。人生更多时候是一个边走边选择、边选择边修正的过程。就像儿时那个天真的少年一样,永远心怀梦想,永远有着迈步朝向远方的行动力,奔跑起来,才能看到一路的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