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母

我的祖母叫王英姑,1909年10月13日出生在湖上乡五口寮前一个王姓的大家庭里。一米六的个头,年轻时十分的俊俏漂亮。听我娘讲,祖母也是我曾祖父用一个儿子“换亲”,嫁给我祖父的。

由于祖父身体的原因,一家人的重担全落在祖母一个女人的肩上。但祖母从未言一声苦,叫一声累。祖母靠庙会、逢圩做点小生意,靠卖煎饼、薯干挣钱;靠祖传的治疗黄疸型肝炎秘方治病和租村地主家的耕地种水稻为生。粮食不够,祖母就带领孩儿们在五口开荒种番薯,一年下来要挖七八十担红薯,还养了五六头黄牛,几乎餐餐是吃红薯、南瓜、野菜维持着三儿一女、两个童养媳一家九口人的生活,服侍生病的祖父,供养着三个小孩读书习字,一个女人家,多么的不容易。

祖母是个有智慧的女人。早在大革命时期,她和祖父通过跟红军干部多次接触,觉得学文化比什么都重要,于是,全家人开始节衣缩食,供伯父、父亲、叔叔读私塾、国民小学。

大伯刘念怀,小时候左邻右舍看见祖母天天吃麦粉团子充饥过日子,人家都说你这个小孩就叫“麦烙”吧。在庙背刘正如老先生、富寿先生那读了三年私塾,每年要交几桶谷给老师,后在国民小学读书。伯父七岁时,祖父祖母怕孩子娶不到老婆,在湖上找了比大伯大九岁的彭同姑(1929年9月26日出生)做童养媳。在伯父12岁时,他就和21岁的彭同姑结婚。新中国成立后,因大伯读了几年私塾和国民小学,有点文化,很快被县政府选中,当了庙背公社坊搂公社、吉安粮种场、琴水公社等地的书记。

我的父亲读了初中,考取了江西共产主义大学(安福严田分院),祖父祖母知道后不让父亲去,要留他在生产队做事。父亲死活不依,背起书包,卷起铺盖直接去学校,毕业后,他在六市、南岭、三板桥、琴水当过党委书记。

叔叔读书最多,在路口初中毕业后,又读了高中,也要出去参加工作,后因大队不同意,说你们家三个儿子都去工作,家里也得留一个,非得让叔叔当大队书记。没办法,只有服从村里的安排,叔叔先是当了村大队长,后来当了村书记。我在庙背礼堂读书时,曾听过叔叔在礼堂里召开社员大会,叔叔即兴讲话,下面鸦雀无声,那场面令人对叔叔有点儿肃然起敬。“一家三人当书记”在村里便传为佳话。

听我娘讲,由于家境困难,祖父祖母也有点重男轻女,他的三个儿子都进了学堂,唯独不让自己的女儿、伯母和我娘读书,连夜校都不准。

那时,我娘白天看牛,晚上煮猪食,照顾双目失明的祖父。她和大嫂也偶尔偷偷去过夜校读书,结果被祖母发现后,用木柴打我这个萍乡妹娌,后来却看见祖母偷偷地哭了,对我娘讲:“为娘也是没办法,都去读书,家里可有人做事?不让你们去念书也是没办法呀!”打那以后,我娘就一心一意帮着做家务。如今我娘也是81岁的老人,我有时问娘:“祖母不让你读书,你不恨祖母吗?”娘说:“我对我娘一点也不恨,很感激我娘收养了我,让我有饭吃,成为刘家的媳妇!我16岁回到长平,祖母舍不得我,走了两天两夜把我从长平接回来。人是要懂得感恩的!”

当祖传治疗黄疸型肝炎秘方传到祖母手上之后,她一有空闲,便带着我娘和婶婶去山上挖药,把祖传秘方传承到两个媳妇手上。

那时,前来我家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但在药价问题上,祖母就随病人的意,随病人怎么给,给多少祖母都不介意。有的甚至分文不收。祖母说:“这是修善节德,多做善事必有福!我们家儿孙满堂,三个儿子都有出息!都是前世修来的福!”

1988年3月9日下午,我们到老家看望祖母。在我们准备起身返程时,80岁的老祖母虽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却高兴得像个小孩似的,也忙着收拾衣物要跟我们去县城玩。可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谁承想祖母一高兴,在过门槛时一不小心连人带物摔了一跤,也不那么严重,只是身子晃动了一下,静静地走了……

她还未来得及跟我们说声“再见”,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