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的真性情

丰子恺先生是着名的漫画家与散文家,他的作品浅显易懂,富含哲理,充满了生活情趣。他的画作与散文,看起来总是给人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这种温暖明亮,其实是由人格的温暖明亮折射出来的。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马来西亚华人作家温梓川在上海读书,一家出版社准备出版他的诗集《梦呓》。当时,丰子恺的知名度很高,尤其是他设计的各种封面非常流行,深受出版行业青睐。出版社希望温梓川也请丰子恺设计一张封面。

去求见着名画家丰子恺,这让年轻的温梓川有些紧张和忐忑。一个周六,温梓川特地找了一位认识丰子恺的同学陪同前往。没想到,丰子恺恰巧外出了。没办法,温梓川只好惆怅地留下一张纸条,简略地说明来意,并委托那位同学再将自己的意思转达一番。

第三天,同学来信了,说丰子恺先生一口答应给他设计封面,画好了,立即寄来,叫他不必为了一幅画跑那么远。如果有空闲,丰子恺欢迎他去玩。过了几天,温梓川又与那个同学一起去拜访,丰子恺见了他,立即从抽屉里取出画好的封面。画面上有一个大红心,中间有四根弦,在红心背后有一男一女分站左右,用手拨弄心弦,还有几只蝴蝶在心弦上面飞舞,韵味悠长。书名,则是另用一张白纸写的。

丰子恺问温梓川喜不喜欢,如果不喜欢,可以重画。丰子恺还说,将封面套色印刷比较好,并且详细指点他哪些地方应该套什么色,哪些地方不应该套色。如果认为书名那两个字写得不好,也可以改用铅字印……让温梓川感动的是,丰子恺始终态度平和,一点儿都没有大画家的架子。

诗集出来后,温梓川才知道,书名竟被出版社改掉了,丰子恺先生的封面画也没有用上。他立即跑到出版社,将那幅画讨了回来,并给丰子恺去信表达歉意,表示自己将保留那幅画,希望出第二本诗集时能够用上。

想不到,丰子恺先生很快回信了,告诉他,世间并非事事如愿,希望不要为这样的小事挂怀。从此,两人开始书信来往。

当时的丰子恺与温梓川,一个是名满天下的画家,一个是普通的青年学生;一个生活优裕,一个要靠课余打工才能维持生计和学业。然而丰子恺内心深处并未觉得两人有多大差距。他认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个体,自己目前的名气,不过是因缘际会的产物,不值得骄傲和炫耀。对于丰子恺先生来说,这种平和并不是一种面具,而是他内心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