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品”循环生活

最近,我沉迷于“中古品”。这个词在日本和韩国非常流行,意思是“二手物品”。循环利用“中古品”,既便宜又节约资源,不失为一种绿色生活哲学。

一开始,我卖书给二手书交易平台。屋内书满为患,我便索性开展另类大扫除,把读后觉得不必收藏的书整理出来,扫描条形码,将信息上传到二手书交易平台。平台马上预约快递员上门回收,方便快捷。换回的书费,我又用来下单买了几本自己想看的书。收到的二手书,都经过了消毒处理,套着塑封,像新书一般,品相超出预期,令我兴奋不已。于是我循环卖书、买书,不知不觉,书读得比往常多了一倍。

买卖二手书并非稀奇事,几年前,我在澳大利亚就逛过一家二手书店。店主是个老奶奶,她说,她对二手书更有感情。一本旧书,多少烙有旧主人的印记,扉页上的签名、书中零散的阅读痕迹,把它传递给新的读者,能让它焕发新的生命和价值,漂泊中,见灵魂。

除了书,买卖“中古品”还可以延伸到各种物件。我将家里闲置的衣服和背包,挂到某网络平台售卖,没想到短短一周时间,就卖掉7件衣物,赚回1000多元。在平台上逛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其货品之丰富,远超我的想象。比如,家养的博美狗妈妈超生了一窝狗宝宝,主人开价0.01元,几乎是无偿赠送,为自家的博美幼犬寻求有爱心的主人。也有人将自己上课记录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笔记挂了上去,售价4元。还有人在售卖已经摔碎成两块的欧泊,让人惊讶的是居然有不少人点了“想买”。原来,并不是完好的物品才可以转卖,摔碎的物品仍然可卖,也许经买家二度加工打磨后,便可变废为宝。

有一种喜悦,叫实现可回收货品的循环利用。各取所需,两全其美。这个世界很奇妙,被你视如草芥的东西,在别人眼中可能价值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