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

在塑料制品进入寻常百姓家之前,谁家里没有几件陶器呢?大到瓦盆瓦罐,小到碟子勺子,并且塑料制品不过几十年的光景,而陶器有多少年了?几千年?几万年?肯定还更遥远!

小时候,每到农闲季节,村里便会有卖瓦盆瓦罐的人出现。他们拉着架子车,车上绑着木棍,超出了车架,上面放着好几层瓦盆瓦罐,而且大的套着小的,中间用麦秸填塞,再用绳子细密地揽着,远看像一座灰色的小山丘在移动。卖陶器的大多都是老年人,他们穿着灰色或蓝色的破棉袄,胡子拉碴的,头发也乱着,“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他们烧陶卖陶,生活艰辛,和卖炭翁差不了多少。

看到有人想买瓦盆瓦罐,老人就停下来,小心翼翼地支车解绳、拿盆搬罐,让人挑选,买的人也像很内行似的,边敲边听,从声音上判断质量的好坏,然后选几个自己满意的,讨价还价,掏钱找钱,再把瓦盆或瓦罐抱回家,小心翼翼地放到正经地方。从此,这些瓦盆瓦罐就有了新家,只要没有特殊原因,它们就一直待在那里,盛米盛面,盛豆盛枣,如果不被碰烂,那么它们会终其一生,默默坚守。

陶器来自于泥土,和精美的瓷器相比,它外表粗糙,色彩单调,价钱便宜,朴实得也像一把泥土,但就是普通的泥土,经火一烧,便坚硬得如铜似铁,甚至在耐腐蚀抗生锈方面赛过铜铁,比如房顶上的瓦片,在风雨中它的寿命是铜铁无法相比的。只要房子不塌,狂风暴雨又能把它怎么样呢?

老家的人世代都是农民,在泥土上长大,风风雨雨,土里刨食养家糊口,他们中的有些人,连县城也很少去。乡民们一生在黄土地上生活,他们来自泥土,最终也必将回归泥土,虽然普通得像泥土,但却是和陶器一样,从远古时走来,浑身散发着质朴的光芒,一辈辈,只要不破碎,就始终默默奉献着自己微薄的收获,快乐着自己简朴的生活,他们的衣着,包括他们的精神,站在一起,你很难分辨出谁是农民,谁是陶器。古人说,天人合一。那么农民和土地是否也可以合一呢?陶器和土地是否也可以合一呢?农民的骨头和陶器一样,都是比钢铁还要硬的,比钢铁还要能抗击风雨的。

我的老家因为二十多年没人居住了,厨房里还放着几个瓦盆瓦罐,房子也是瓦房,因为地处偏远,尚不涉及拆迁改造,所以它就一直在那里沉默着,和农村许多失去土地,又不能外出打工的老人一样,感受着、反刍着世间的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