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慢慢说

有些话,不可急于出口。

无论是事急处,还是情急处。冲口而出的话,往往锋利,不是把别人伤了,就是把自己伤了。况且,说出去的话,像泼出去的水,你也不可能把它收回来了。也因此,有些伤害,可能是一辈子。

祸由口出,有时是说得狠,有时是出口快。

所以,有话要慢慢说。即将于嘴边喷涌而出的话,停顿十几秒再说,也许就是两番天地。十几秒,一来会避免犯错误,二来会应对得更从容。

前者是理性回归,后者是气质回归。前者赢自己,后者赢他人。

人的愚蠢和智慧,有时候就差十几秒。这也差不多是人和神的距离,看起来只有几十秒,却一辈子难以企及。

说什么话,在哪个节点说,是一门艺术。冲动,必然是这门艺术的大敌,因此要尽可能放慢说。慢,是柔和,是沉稳,是底气,是雍容大度,是余韵悠长。

越是在大事上,越要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安全感是这么来的,绵柔坚韧的力量也是这么来的。

人在气急败坏的时候,说不出悦耳的话,在理智尽失的时候,说不出走心的话。好好说话,就是要慢慢说话,就是要学会克制和节制。然后,在克制中找到美,在节制中找到方向。

我们一直反对别人说废话。其实,自己说过的好多话,也都成了废话。有的当时就没意义,有的流经光阴,最终无价值。

一切有用没用,只有时间才说了算。当时,也许倾尽全部,过后可能一文不值。

所以要少说,要惜字如金。在节制那里,让每一句话掷地有声。人真正的尊贵,不是多说了多少,而是少说了多少。管住了嘴,才彰显了价值。

生活交给思考,容易产生情趣。把人生交给思考,容易产生意义。在一个喧闹的世界里,少说话,多思考,就是一种美德。能节制自己的言语,不随波逐流,就是活在了人生的高地。

即便你说得再有道理,也没人会一直奉若圭臬。

人的耳朵是自由的,奉行实用主义哲学。这个世界,更多的耳朵不是谁的对听谁的,而是谁有用听谁的。它们会转向权势,表现得阿谀媚俗,趋炎附势。不要去责怪这些耳朵,有什么样的世界,就会有什么样的耳朵。

觉得自己人微言轻,不妨把一些话说给自己。或者,多给自己沉默的时间,成不了思想家,至少要做一个思考比唠叨多的人。

沉默会有一些孤独。在孤独中,坚持自我的情怀和气质,就会不同凡俗。

自己有多会说没用,对方有多愿意听才有意义。

从这个层面上讲,谦卑的话,显然更让人受用。相反,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傲慢、嚣张的话都好听不到哪儿去。

平等的视野里,才会产生最好的接纳和包容。

一个人的气度和格局,往往会呈现在所说的话里。狭隘和自私的人,可以伶牙俐齿,可以滴水不漏,但甫一开口,便被人听出心底的“小”来,说得越多,越遭人讨厌。

孔圣人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个世界,谁比谁也不傻。说得天花乱坠,未必能打动人。有时候,一句真诚的话,就能让人心生好感。说到底,言为心声,心若真挚,说出的话必然动听。

一个人,什么都说,唠唠叨叨,口无遮拦,就成了广播站。

广播站的坏处是,一来再没人愿意把话说给你,二来说得太多没人把你当回事。再好的人,也会坏在这张嘴里。

所以,要活得成熟有涵养,既能为自己保守秘密,也能为别人保守秘密。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有所保留,方意味深厚,有所深藏,才意境深远。

有些人要温柔以对,有些人必须毫不留情。有时候,把话说得刻薄一点,就是一种态度。对于欠收拾的人,你不把话说得难听一点,他往往得寸进尺。

你没有态度,就会显得懦弱。懂的人,知道你这是善良,不懂的人还以为你好欺负。对于后一种人,就要把话说得狠一点,争取一句话噎死对方,然后,在你的威势里,灭尽他随便拿捏你的勇气。

好听的话不是不会说,而是有些人根本不配听。

只要良知在,就会有直言、忠言、诤言、信言。

只要人性的恶不灭,就会有恶言、谎言、流言、小人之言。

只要人心的灰色地带存在,就会有酸了吧唧的话,阴阳怪气的话,不明就里的话。

所有的腔调背后都是嘴脸,所有的阴暗都会附带着暗度陈仓。对此,不必愤怒,也不必纠结。这个世界,所有的美好有它的运数,所有的丑陋也会有它的劫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