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近日,网上热传的一条学生会工作人员查寝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六位西装革履的学生会干部颐指气使:“除了我们六个,谁管你们都不好使。”

这帮学生会干部的做派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也引发了网友对学生会的大规模吐槽:

“大学时加入文艺部,结果发现要讨好部长,果断退出,一个芝麻官还要别人舔。”

“在学生会工作一年,以权谋私的坏思想很常见,意图加分奖学金考公这些。”

“一个小社会,比大社会戾气还重。”

而在网络中,针对新生询问的“大学要不要加入学生会”等问题,许多毕业生也都真诚建议“大可不必”“浪费时间”,甚至有人告诫新生“远离学生会”,“大学学生会太黑暗”。如今的学生会,是否真的不能靠近?

学生会,成人社会的cosplay?

高中毕业后,何诗诗顺利考入南京一所“双一流”大学。入学前她就开始考虑,要不要加入学生会。

在网上一番搜索,何诗诗发现,很多“过来人”都在建议新生“远离学生会”。“进了学生会无非是打杂”“大学学生会太黑暗”……网络中充斥的各种负面评价,让她着实有些吃惊。

比如在知乎,就有网友询问:“为什么有人会瞧不起大学学生会干部?”高赞回答不仅提到“在大学校园里从天上掉一块板砖,可以砸倒一大片的部长、主席、主任、书记、助理”,更是细数了近年来刷新眼球的各种学生会事件:浙江某高校学生会干部在与赞助方工作人员接洽时,粗口不断,满嘴的江湖气息,甚至扬言:“党委副书记也不敢这么跟我说话,你们王总每天跟我吃饭吹牛,也不敢跟我这么说话,一个小小的财务牛逼的。”

成都某高校学生会,一低年级干事仅仅因为在群里@主席询问是否开会,便受到两位高年级干部的“教育”:“杨主席是你们直接                                         @的?现在你是在叫学长?我不想看见第二次。”“请各位试用干事以后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说话方式。”

山东某学院学生会对新进学生干部进行入职教育:“不管加入哪个部门,大一最开始的工作就是给领导打杂,你要做的工作包括给学长学姐买饭、取快递。不要觉得苦,也不要抱怨,所谓多年媳妇熬成婆,只有大二大三后,才会真正锻炼你各方面的能力。”

不少曾经在学生会工作的学生表示,“大学最后悔的事情是在学生会浪费了两年时间”,更有网友将学生会形容为“成人社会的cosplay”“大学最阴暗的一角”以及“不是社会人,尽唠社会嗑”。

有观点认为,高校中的学生会本身就是一场“适应社会”的预演,价值观没有完全定型的学生们粗糙地模仿社会中的各种层级关系和糟糕现象,“能获利”和“被锻炼”的心态共同促成了学生会“丑陋”的现状。

学生会经历成为“黑历史”?

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曾公开表示自己不招收学生会的学生做自己的研究生。他在文章中坦言,对学生会学生的不喜欢,是在教学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一方面,学生会干部常常以活动为由不来上课。“有的时候,就会有学生会的干部明晃晃地找上来,递上一个条子,说是他们有活动,不能来上课了。”

另一方面,许多不读书的学生干部,成绩低于班级的平均分数,却可以大摇大摆地不用考试,直接保研。

也有互联网企业HR在接受采访时提及:“自己已经很多年不招聘在高校中有学生会背景的学生了。这不是我个人决定的,是董事会举手投票表决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