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得破,忍得过

《醒世恒言》中有个故事唐朝时,进士出身的录事薛某因病发高烧。高烧到第七天,他渐入睡梦,梦中自己高热难耐,于是跃入水中,化为一条金色鲤鱼。来去之间,他看见一个渔翁在船上垂钓。薛录事明知有钓钩,可鱼饵实在诱人,犹豫再三,闻得饵香,便思量着要去吃。只是饵到了嘴边,他又想:我明知鱼饵上有个钩子,若是吞了这饵岂不要被他钓了去?我虽然暂时变成了鱼,难道就不能到别处求食,偏要吃他钓钩上的饵吗?于是,他便到船周围游了一遭。无奈那饵香得厉害,香味总是钻入他的鼻孔里。他肚中又饥饿,怎能忍得住?最终,薛录事难抵鱼饵的诱惑,张嘴咬钩,结果就被渔翁钓了上来。作者冯梦龙点评这则故事时,说了这样一句画龙点睛的话:“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

明代刘元卿写了《猩猩嗜酒》的故事。猩猩喜好喝酒,山脚下的人摆下美酒和大小酒杯,放在道路旁边。猩猩知道这是引诱自己上当的,并且知道设圈套人的姓名及其父母祖先,便一一指名道姓骂起来。骂完以后,有的猩猩提议:少尝一点儿,谨慎一点儿,千万别喝多了。于是猩猩们先用小杯喝,再用大杯喝,并且边喝边骂。这样反复几次以后,猩猩实在忍受不了美酒的诱惑,干脆拿起最大的酒杯大喝起来,直到酩酊大醉而被人擒获。猩猩面对美酒的诱惑,“酒”令智昏,虽然“识得破”,终究没能“忍得过”。

“识”是判断是非正误的能力,“忍”是自我控制的能力;“识得破”是指有足够的判断能力,“忍得过”是指有足够的自制能力;“识得破”需要聪明和智慧,“忍得过”则需要坚定的毅力和定力。

定力,是指把握自我、规范行为的笃定刚毅的意志力量。同时它也是智慧和精神品质的底色。比如,正念坚固,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这些都是具有足够定力的人身上所具备的特质。

《论语》里面有 “见得思义”四个字,一次是孔子学生子张讲的,一次是孔子讲的。什么叫见得思义?看到唾手可得的诱惑和利益的时候,你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把它据为己有,落袋为安,而是需要做到见得思义。什么叫“义”?就是“正义”“公平”。它还有一个意思,适宜、合适。有的时候你拿了,就损害了公正,那就不该拿;有的时候,不适宜,你拿了以后有不好的后果,也不该拿。不公正地拿了,损害了道义;不适宜的拿了,有后果,会付出代价。比如贪官受贿:一方面损害了道义;一方面还会产生不良后果,终有一天会东窗事发。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因为做了多么伤天害理的事而失败,而是因为我们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丢了大义。所以在小事上尤其要注意,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忍。为什么?因为诱惑在身边,真的很想要啊!利益在面前,真的很想要啊!

应该怎样抵制这些外在的诱惑呢?不妨援引一则《清朝野史大观》中的逸事,以资借鉴。道光年间,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但到外地巡视时,他绝口不谈自己的爱好。一个下属知其爱好后,献上一本宋拓名碑帖,冯志圻原封不动地退还了。下属劝他道:“何不启封一赏?”冯志圻答:“启封若是真品,将会爱不释手;不启封一赏,权当赝品也。封其心眼,断其诱惑,任尔物多美,色多艳,眼不见心不乱,其奈我何?”人有欲则计会乱。人一旦被物欲所左右,被情欲所俘虏,被权欲所控制,被色欲所征服,必然会引发祸端。面对诱惑,既要“识得破”,更要“忍得过”,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朱自清家境贫寒,晚年又得了严重的胃病,使他的生活雪上加霜。当时他全家12口人吃都吃不饱,更别提拿钱看病了。可当吴晗让他在“抗议美国政府扶助日军并拒绝美军提供的粮食”的宣言书上签字时,他毫不犹豫地签了字。他临终时对妻子说:“就算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为了民族气节,民族精神不能丢。骨气不能丢,尊严不能丢。别的可以忍,甚至饿死也可以忍,但是民族的魂魄不容许有丝毫的侵犯,与其有关的都不能忍!

春秋时子罕以“不贪为宝”,东汉时杨震以“四知”拒贿,都是忍住了诱惑;李世民以“见利忘命”警告臣属,于谦以“两袖清风”自策自励,也是讲忍得住诱惑;还有那个“悬鱼太守”,爱吃鱼而拒收鱼。为表拒贿之坚而将下属送来之鱼悬于门首,说:“我不受他鱼,做官自有俸银可以买鱼吃;一旦受贿丢官,没了俸银,想自己买鱼也不可能了。”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具备“识得破”的判断能力者已非寻常之人,但具备“忍得过”的自制能力者才是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