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背后的真实

20世纪30年代,现代着名教育家钱穆受邀到燕京大学担任国文讲师。一次晚饭后,钱穆坐在办公室里喝茶,一位叫章良的学生前来求教。钱穆讲至兴起,得知章良的室友仍留在教室看书时,便让章良把他喊来,三个人一起探讨交流。

听到钱穆的提议,章良却磨磨蹭蹭不肯起身,犹豫片刻后才说:“他太虚伪了,我很讨厌他。”章良告诉钱穆,临近期末考试时,章良把所有的课本大致重翻了一遍,心里还是没有把握,于是问室友复习得如何,室友愁眉苦脸地回答,说自己连一半都没有复习完。室友的回答让章良有一种找到同类的感觉,心里也轻松了一些。可是没想到,期末成绩公布后,室友名列前茅,分数也远超章良。

“我并不是嫉妒他,可是明明他复习得很好了,却故意说自己一半都没复习完,这不是虚伪吗?”章良提起来似乎仍有怒意。

这时钱穆反问道:“你怎么知道他说的是假话呢?”

“如果是真话,他怎么能考得那么好?”

“期末考试前,有一次我看到他在教室里复习。你知道他面前放了多少书吗?除了所有学过的课本外,还有从图书馆借来的十几本书。也就是说他一共要看的书至少有二十几本。”钱穆笑了笑,接着说,“你复习的范围是一粒芝麻,而他复习的是一个西瓜,连一半都没看完是很正常的。所以,他并没有虚伪,只是你不了解而已。”

一番话,让章良豁然开朗,同时为自己的武断而感到羞愧。

有时,你所认为的别人的“虚伪”,可能恰恰是你没有看到的真实情况。只有认识到了这些,才能对他人以及其行为有更准确的认知和判断,也才能避免很多人际关系中的误会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