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圈子

即便是没有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也不会对“三顾茅庐”感到陌生。和其他惹人注目的三国故事相比,它一没有刀光剑影的战争,二没有曲折离奇的冒险,三没有神鬼莫测的计谋,不过是一段平淡的主公访贤的故事,却在后世读者中泛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波澜。

这场名垂青史的君臣之交,成为一代代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情结——那些雄心壮志的君王无不期待一位诸葛亮般的臣子来辅佐自己,而那些怀才不遇的士人也无不梦想着一位刘备般的明君慧眼识珠。

抛开被小说渲染的君臣情谊,回归到历史中,诸葛亮出山的确是刘备政治生涯的转折性事件,它让这位年过半百的“常败英雄”在无数次颠沛流离、寄人篱下之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然而,这份希望不仅来自诸葛亮一个人,还有他背后的荆襄士族。

诸葛玄的遗产

“三顾茅庐”的过程在史书《三国志》中的记叙甚简,在《诸葛亮传》中仅有“凡三往,乃见”五字,在《先主传》中则只字未提。诸葛亮在21年后的《出师表》中深切回望了这件事情:“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以表达自己对知遇之恩的感激。

到了《三国演义》里,作者用了整整一个章回的篇幅来叙述“三顾”的经过,先是徐庶、司马徽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再是刘备一顾茅庐,虽未与诸葛亮见面,却偶遇了诸葛亮的好友、隐士崔州平;二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又失之交臂,却在途中接连遇到了诸葛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之弟诸葛均及诸葛亮岳丈黄承彦。直到第三次,刘备在茅屋外等候良久,才盼来与诸葛亮的“隆中对”。

这段情节不仅在叙事上起到了制造悬念、烘托气氛的作用,还借着刘备访贤的足迹,串联出了诸葛亮的“朋友圈”。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易》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能有这样一批清雅之士为友,诸葛亮虽未出场,其形象已然呼之欲出。

情节虽为虚构,这些诸葛友人在历史上却个个实有其人。司马徽,字德操,号水镜,颍川人,与诸葛亮亦师亦友;徐庶,本名福,颍川人,出身寒门单家(演义误将“单”理解为姓氏),少年学击剑,曾是一名侠客,后弃武从文,避难荆州;崔州平,名均,出身大族博陵崔氏,汉太尉崔烈之子,曾任西河太守,响应袁绍的讨董联军,后客居荆州;石广元,名韬,颍川人;孟公威,名建,汝南人。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荆州的客人。东汉末年,北方战乱不息,饿殍遍地,十室九空,大批民众举家南迁,而荆州正处在南北通衢之处,遂成为乱世的避风港。

诸葛亮也是这股“南下潮”中的一员。他原籍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幼年丧父,大概在十余岁时就随叔父诸葛玄踏上南迁之路。琅琊位于青徐两州之间,在曹操与陶谦争夺徐州的战争中沦为兵燹之地。因此有学者推测,诸葛亮家族的南迁可能与曹操东征徐州存在着因果联系。当时,曹军屠城的恶行在诸葛亮的少年时代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从而成为日后诸葛亮兴刘反曹的心理动因之一。

夹杂在数以万计背井离乡、拖家带口的南迁人群中,诸葛亮一家多方辗转,终于在南阳邓县的隆中落脚,这里虽在南阳郡界内,却离当时荆州的政治文化中心——襄阳很近。诸葛亮一家选择这里的目的很清晰,那就是寻求荆州之主刘表的庇护。

刘表是血统纯正的汉室宗亲,汉鲁恭王之后,在桓灵之时已作为清流名士蜚声海内,名列“八俊”。何进当权时,刘表任北军中侯,掌管北军五营,在国都洛阳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董卓进京后,刘表失去兵权,被外放为荆州刺史。离京时他并无随从,单马入宜城,凭借此前积累的声望和政治影响力很快获得了蔡、蒯、庞、黄等荆州本土大族的支持,徙治所至襄阳,诱杀盘踞在荆州各地的宗贼,稳定了荆州局势,进而据有荆州七郡千里之地,坐拥甲兵十余万,成为乱世之中实力强大的一镇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