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今犹在,不见当年范仲淹

一、

1046年,滕子京给他的好友范仲淹寄了一幅画,名字叫《洞庭晚秋图》。画中的洞庭湖烟波浩渺,远处的堤岸芳草遍地,一座写着“岳阳楼”三个字的建筑耸立在那里。

这是滕子京的政绩工程,他想让范仲淹为新建的岳阳楼写一篇文章。范仲淹铺开宣纸,拿起狼毫笔,正准备一挥而就时突然醒悟:“两年前,我们这批人被贬到各地,虽然都在地方上干得不错,但大家还以为我们是瞎折腾。为什么我不能借着这次机会,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呢?”

是的,范仲淹要借写文章的机会做一件大事:“我要为改革代言,为天下苍生代言。”众所周知,“为苍生代言”是历代圣贤才能做的,范仲淹究竟有什么底气,敢做这样的事情?

二、

两岁时,范仲淹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带着他,改嫁给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也改名为朱说。从小,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朱家的孩子,直到23岁时,他看到兄弟们铺张浪费,就劝他们要节俭一点。谁知道,朱家兄弟随口就说:“我们用的是朱家的钱,关你什么事?”从此以后,范仲淹才知道自己的身世。

宋朝,想出人头地,只有读书做官一条路。范仲淹只有努力读书,考取功名,成为官员,才能不再寄人篱下,抬起头来做人。

1015年,27岁的范仲淹考中进士,并被授予正九品的官职。职位不高,俸禄不多,但他依然把母亲接到身边奉养。

1026年,母亲谢氏病故,范仲淹穿着丧服回老家守孝。现任应天府留守晏殊早已听说范仲淹学问好、人品正,是个人才,于是,就请范仲淹主持应天府学校的教务。

范仲淹欣然上任。到任后,他制订了一套教学计划,不仅督促学生照章执行,自己更是以身作则。经过整顿,学校很快就扭转了学风,并且吸引了很多外来学生旁听。

通过主持教务,范仲淹读懂了杜甫为什么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从此以后,不论在哪里做官,他都以“办学校,兴教育”为根本。因为他希望天下的学子都能像他一样,靠知识改变命运,常怀悲悯之心,才有大慈悲之爱。

三、

在宋朝,有一点与众不同的地方:官员被贬,是很光荣的事。被贬,证明官员不畏权贵、敢于抗争,换句话说就是“积极作为”.范仲淹的仕途就在升迁、被贬、再升迁、再被贬中,慢慢地实现心中的梦想。

1029年,范仲淹首次成为朝廷官员。大好前途摆在他眼前,该站队就站队,该巴结就巴结,熬个朝廷大员等退休就得了。可他偏偏要抬扛,因为他觉得宋仁宗已经长大了,太后继续垂帘听政不符合政治规矩,紧接着一封“举报信”就扔向了刘太后。

要知道,刘太后的权势堪比慈禧,范仲淹会有什么下场都不用问。晏殊问他为什么要跟太后对着干,他说了一句很感人的话:“只要对朝廷有好处,即便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从此以后,范仲淹的仕途就没顺利过。被贬出京后,他不停地给朝廷提建议:修建宫殿太费钱,停了吧;各部门的闲杂官员太多了,裁一点吧;官员的工资少,容易腐败,还是涨点吧。但得到的结果都一样——没人理。

刘太后去世,作为反对过她的人,范仲淹被调回京城担任谏官。恰好那年旱灾、蝗灾一起爆发,他请宋仁宗派人去考察一下民情,宋仁宗也不搭理他。范仲淹脾气上来了,一再力劝。最终,宋仁宗拗不过范仲淹,只好派人去地方抚慰民情。

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范仲淹看不过去,也要去说一嘴:“人事工作、百官升迁,应该由皇帝说了算,哪有宰相包揽的?”不仅批评宰相的工作,还给宋仁宗送来一幅《百官图》说明情况。

批评完太后批评皇帝,批评完皇帝批评宰相,这谁能受得了?很快,范仲淹就被贬到饶州。县令梅尧臣给他写了一篇《灵乌赋》:“你说点好听的就行了,像乌鸦报丧一样说话,谁受得了你?”范仲淹看了后,回家也写了一篇《灵乌赋》。其中有一句话足以作为中国读书人的行为准则:“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1040年,宋、夏边境战事吃紧,宋仁宗又想起了在“江湖之远”的范仲淹:“朝廷考验你的时候到了,去吧。”就这样,范仲淹与韩琦成为安抚使夏竦的副手,开始卫戍西北的军事生涯。多年的斗争和打击让范仲淹很心累,但是祖国需要,刀山火海也得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