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扮演了一个与自己不同的角色

在漫长的高三时光里,我好像一直过着双重的生活。一种生活占据了我的大部分时间,填充着展示给别人看的表面,而且似乎只有我过好了这个生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疲惫殆尽地回到房间,才能过几分钟另一种生活,用书籍、光碟和杂志包围自己。

因为竞争者众多,不允许有犯错的可能,评价的标准本身也是被限定的。倘使因为自己的好奇心而想去多探索一些,很多时候会被定义成“不需要去想那些不会考的东西”。高三一年在考试与竞赛上付出了很多努力,虽然这些对我来说好像是兴趣爱好一般,我总觉得自己把本行搁置了。我最终循规蹈矩地做了好学生,到了高三下学期甚至还考过很好的名次,那段时间全校认识自己的人爆发性地增多,让习惯隐形的我感觉很不习惯,感觉很奇怪。我明明还是我自己,但总感觉是不是大多数人看我的眼光已经不是在看“我”,而是在看一个证明某种能力的标签。

高考后的那个暑假在艺术班画了一暑假的画,想把高中因为学业停歇的专业能力恶补起来。高考之前整个一年积累了这么多想要表达的东西,到了最后人都快要爆炸了。那个暑假,感觉自己仿佛是腹中胎儿,马上就要出生,用好奇的眼睛打量新鲜的世界。

于是乎,之后这几年的人生,砰地一声,就像开盖香槟的瓶盖一样飞来飞去,没有一刻停歇。生活是真真地开始了。其间有很多痛苦的时刻,疑惑与徘徊也是间歇性存在,但过程夹杂的快乐也是真切的。我也有了高中时期渴望已久的能够探索世界并且自如地表达的机会,能够过上真实的生活,对此我心中充满了感激。

高中毕业之后看迪士尼的电影《长发公主》时,里面一个插曲让我印象深刻,讲的是婴儿时期被女巫掠走,被女巫以母爱的名义软禁在塔里的公主日复一日过着同样的生活,唱着“when will my life begin”。我的生活什么时候会开始呢?在高中那些闷热的夏天,这也是我的心声。

那个时候的我,感觉高考就是一个点,这个点之前我需要过着另外一种生活,以便能够证明自己可以有能力去走多数人走的路,而后才有资格去走自己想走的那条路。而随着对于“过程”概念的越来越清晰,我逐渐明白,增长、变化和发展才是常态和真实的,离了它们,将只剩缺陷、衰败、堕落和死亡。能够看到终点的路是不存在的,现在的自己无法预知未来的事,我也感激这一点。

现在回想起高三,人生早期能有这样一段时光对我也是很特别的,让我去提前尝试这种双重生活,让我知道自己有能力做好呈现给别人看的那部分,同时也让我知道我珍视的另外那部分对我来说是多么不可或缺。那就像是干涸的没有水的一年,我龟裂的心如此渴望着高考后的自由。

我想过一种真实的生活,我需要去表达、去体验、去创造。这些体验是我不可能舍弃的,否则我或许一生都会生活在懊悔和期盼中。高三,让我扮演了一个与自己不同的角色,而同时这场演出有一个切确的截止时间。倘若没有经历过这些,我也许并不会意识到一些东西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