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的孝女周艳梅

在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内蒙古通辽职业学院护理系大学生周艳梅被评选为“孝老爱亲类”全国道德模范,并前往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周艳梅是一个弃婴,被内蒙古宁城县大明镇城东村的周全、李素英夫妇收养,取名周艳梅。周艳梅9岁那年,养母李素英出了车祸,被高位截肢。养父周全要种庄稼、卖油条维持家用,照顾李素英的重担就落在周艳梅肩上,她只得辍学去医院照顾养母。李素英全身缠着绷带,腿上打着钢钉,有时候疼得厉害,周艳梅会用嘴给养母吹腿,以为这样可以帮助她减少疼痛。

贫困的家庭,让养父养母没钱给周艳梅买新衣服,她都是捡人家丢弃的旧衣服穿。几个护士看她太可怜,就凑钱给她买来一件新上衣。护士去查房,看到她正在往李素英的身上穿那件新衣服,由于衣服较小,她用很大的力气,也没能把衣服穿在养母身上。看着周艳梅费力的样子,护士提醒她:“孩子,那件衣服是买给你的,怎么能够穿在大人身上?”周艳梅解释:“我要把自己的新衣服给妈妈穿。”几个护士又凑钱给李素英买来一件新衣服,看到养母有了新衣服,周艳梅才把新衣服穿起来。那是她9年来第一次穿新衣服,她永远都不会忘记。

除夕夜,医院给患者和陪护家属每人一碗肉馅饺子,饺子总共10个。周艳梅舍不得吃,她要把饺子留下来,明天给养母吃。李素英中枢神经受到严重损害,胸部以下没有知觉,吃饭需要人喂。周艳梅给李素英喂饺子,看到养母吃得津津有味,她很高兴。由于营养不良,周艳梅十分瘦弱,看着她矮小的身体,李素英的心里很难受,问她:“你怎么不吃?”“都给你吃,你需要补充营养。”周艳梅说。

到第二年春,李素英回家疗养,有周全照料,周艳梅得以回到学校读书,从一年级重新读起。每天凌晨4点半,周艳梅就起床,帮助养父炸油条、烧水、做饭,为养母洗脸、擦洗身体、按摩筋骨,然后才步行3公里路到学校上课。中午放学时,周艳梅匆匆回到家,立即给养母做饭,14点又赶回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后,她赶紧回去做家务。周艳梅起早贪黑地忙碌,养父觉得她太辛苦,只能把保留多年的秘密和盘托出:“孩子,你是我从路上捡来的,如果你想去寻找亲生父母,我不会阻拦你。”在百感交集中,周全哽咽着把话说完,已经泣不成声。

周艳梅早就听过乡亲们的“风言风语”,心存怀疑,这次养父亲口证实,她反而没有太多的想法。周艳梅果断拒绝:“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你们就是我的父母。我哪里也不去,这里就是我的家。你们把我养大不容易,现在我妈瘫痪了,我得照顾她。”医生认为李素英的伤势过分严重,最多只能活5年。但在周艳梅的精心照料下,李素英已经活过了14个年头。

但是厄运并没有因为周艳梅的孝心而放过这个家庭,祸不单行,有一天,养父周全感到头晕,突然倒地,周艳梅立即带他去医院看病,被查出患有重型脑血栓,需住院医治。医生全力以赴地治疗了7天,周全的生命得以保住,只是丧失了劳动能力,走路要借助拐杖。

养父养母相继失去劳动能力,生活的重担完全落在周艳梅的肩上,这年她才14岁,不仅要照顾养父养母,还要种庄稼维持生计。虽然周艳梅身体瘦弱,可是有一股子倔劲,在养父病倒后,她没有垂头丧气,而是要求自己:“别的孩子有父母,我不能没有。养父养母已经倒下了,我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个家撑起来,再苦再累也要活下去。”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周艳梅只得再次休学,早早地成为家里的顶梁柱。除了做家务、照顾养父养母、种地之外,周艳梅还利用假日去超市、饭店打工。挣到的钱,周艳梅自己舍不得用,全部拿来做一家人的生活费、医药费。

看着周艳梅从早到晚地忙碌,周全实在于心不忍,再次劝她:“孩子,我们是你的累赘啊,与其长期拖累你,还不如趁早撞墙死了算了。你最好去寻找你的亲生父母,或许他们的条件好,起码可以让你少吃苦头。”“话不能这样说,如果不是你们捡到我,我早就冻死了;如果不是你们抚养我,我不可能健康长大。”周艳梅说,“当年你们捡到我的时候,你们已经40多岁了,没有嫌弃我,没有说过我拖累你们。现在你们年老体弱,患有重病,必须有人照料。无论怎么样,我都不能丢下你们。”在周艳梅的安慰下,周全终于逐渐平静下来,彻底放弃寻死的念头。

多年来,周艳梅辛苦付出,令人对她刮目相看,都觉得她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孝女。

“我的第二次生命,是从养父养母的博爱开始的。”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周艳梅说,“悲观的人,会把简单的事弄得复杂;乐观的人,会将复杂的事变得简单。哪怕我是弃婴,我也活得乐观,从来没有怨天尤人;即使养父养母遇到磨难,我也会真心实意地孝敬他们,让他们每天心情舒畅。”这个孝女朴实无华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她金子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