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中心种地插秧

这是一处社区花园。

没有大门,小路四通八达,随便可进。与修建齐整的园林绿地不同,园子里的植物茂盛而有个性。

在花园的北边,种有不少农作物,有玉米、果树,还有一块专门留给新手体验的“一米菜园”,黄瓜、土豆、萝卜、白菜,想吃什么就种什么。不时,有人在微信群里提醒:“你家的卷心菜该收了!你家的黄瓜该摘了!”

而在花园的南边,更是混搭区域,有种可食香草的公共种植区,像紫苏、薄荷等,出来遛弯都可以随手摘几片拿回家。还有专门做的“诗经花园”,高高低低地栽种了30种《诗经》中出现过的植物,很多植物现代人已经陌生了,比如“蒹葭苍苍”的芒草,“采薇采薇”中的木槿花、参差的荇菜。

还有一片专门留给“荒野求生”植物的区域。它们在别处不受欢迎,但在这里,它们是被平等对待的。肆意生长的植物,看似凌乱,实则是一种更自然的状态。比如很多斜岔出来的野生植物,往往是本土的蜜蜂、蝴蝶、刺猬的食源植物,就连池塘,也是特意为了照顾小动物的饮水清洁而挖掘,它渐渐地吸引了青蛙在这里栖居,久违的蛙鸣,很多人在城市里第一次听到。

最抢眼的要数这儿的水田,每年的插秧、水稻收割活动,颇受大、小朋友欢迎。大家在一起收水稻,甚至会诗兴大发,深夜十点半,一群人围着稻田写诗。这种快乐大概要亲自体验过才会感受得到。

很多人看到此景很疑惑:这种水田、菜园在农村不是很常见吗,有什么稀奇的?

但这儿不是农村,而是在上海市中心寸土寸金的地段。采摘瓜果、收割水稻、榨菜籽油……这些以为在农村才能实现的田园梦,在家门口竟然就可以实现,也令很多人感到意外。

如今,这种社区花园在上海已打造了800多处,散落在这座繁华城市的角角落落。

一个社区花园,其实就是家门口的一片自然。对生活在钢筋水泥中匆匆忙忙的城市人来说,能感触到自然带来的一份柔软,才是最解压的一种方式。

然而,花园的前身无人问津。比如,上面那处花园在开园之前,因为地下有一根污水合流管道,这块2000多平方米的地已荒废了13年,一边是高档小区,一边是老旧小区,这里却荒草丛生、垃圾遍地。

直到刘悦来发现了它们。刘悦来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的一名教师,也是一个梦想在上海城区建成2040个小花园的大叔。多年来,他和他的团队一直致力于社区花园的营造。这些社区花园原先只是散落在城市中的一个个“碎片”,大部分场地都是废弃的、闲置的,或者长期没有人关心的、消极的公共“隙地”。

博士毕业后近十年时间,刘悦来一直坚持在各种景观规划里提出运维都市农园社区的建议,他坚信社区居民应与生活环境有更深层次的互动。但遗憾的是,他的建议没有被接受。

最终,刘悦来下定决心:自己来做。他先将自家楼下的破烂堆改造成绿意盎然的“苔藓花园”,从前无人问津的邋遢角落变成了连接家庭与孩子的植物乐园。

建造的“火车菜园”里,山楂树的果子红了,橘子结满枝头,南瓜地里也结出了大南瓜……年轻的爸爸带着儿子从土里挖出蚯蚓当饵,从田沟渠里竟然钓到了小龙虾。

曾经荒芜的“创智农园”,如今已是听得见蛙鸣、闻得到稻香、看得见花开的社区会客厅,给都市里的成年人一方宁静的田园以休憩。

渐渐地,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个小小的菜园到现在的800多处社区花园,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其中。

有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而在这里,不用到远方,田野一样近在咫尺。

现在的社区花园就像一粒小小的种子,充满力量,从萌芽到生发,让每一个人的城市田园梦一点点实现。

刘悦来曾说:“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种亲近自然的基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唤醒。”很多事看上去很小,但很有价值,它就在这里,在这个小小的花园里发生。伴随着社区花园一个又一个小绿洲的出现,大家亲近自然的激情也被点燃。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在市中心种地,也只道是寻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