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专”与“散”

我很认同中国古代对于“文章”的观念,“文章”这个概念极具包容性,把所有非韵文的文体都包括其中。

我爱看一些学问家的文章,他们各有各的专业方向。如果我来编一本散文选,我可能会编入浦江清的《清华园日记 西行日记》,他是文学史家;编入孙楷第的《沧州后集》,他是研究小说戏曲的学者;编入陈从周的《说园》,他是建筑园林学家,文章写得真漂亮;我也会收入朱偰的《金陵古迹图考》,他的古迹探寻考察既有内容,又独具文采;会收入流沙河的《庄子现代版》,流沙河是诗人,他解庄子有很多独立见解,具有理性之美;会收入翻译家施康强的《牛首鸡尾集》,他的很多文章不谈翻译而是谈明清轶事的,文字亦非常精妙。当然,我还会收入京城大玩家王世襄编的《蟋蟀谱集成》所附的《秋虫六忆》。

我们不能为写散文而写散文,写作者某个领域的造诣深了,写出的散文可能表面上看起来越不像散文,实际上越是对散文领域的扩展。只要感觉精妙、文字漂亮,加之一些深刻见解,就可能在某个方面拔得头筹。

我这几年写了很多美食文章,也知道这方面有不少好作品。南宋林洪写过一本《山家清供》,这本小品文集以山野素肴为主,结合作者的见闻和轶事,展示了一个“舌尖上的宋代”;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也不是简单的菜谱,而是一本饮食小品,堪称古代的“吃货秘籍”……20年前我刚看到梁实秋的《雅舍谈吃》,真有当头一棒的感觉,原来写吃还能写得这么有滋有味,这么有文化底蕴。

这几年,美食方面的书籍出得很多,比如唐鲁孙的“中国吃”系列、逯耀东的“寒夜客来”系列等,也是同样的道理——先把写文章的感觉修炼好、把文字的功底修炼好,你在美食方面越有知识积累,就越会在美食写作领域冒尖。

还有人不想搞什么高深的理论,在我看来,即便是“玩”也该玩出点名堂。比如曹雪芹喜欢放风筝,他就编过一本《南鹞北鸢考工志》,比较南方和北方风筝的异同;王世襄年轻时整天提笼架鸟斗蛐蛐,这为他后来编《北京鸽哨》《明式家具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玩成行家,多好!

综上所述,无非是两点——其一,散文家最好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成为学问家,深耕一个领域,打一口深井,这样文章才会有所依傍而不至于读起来空落落的;其二,多学点杂学,而不简单是怎样遣词造句、排兵布阵,杂学学多了,写起散文来就会左右逢源、不易枯竭。

正如陆游早就说过的:“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