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深处是幸福

今天又是个周末,天气晴好,虽然说昨天已进入小暑节气,风中都带着热浪,似乎大地上再没有一丝凉风,但是陕北麟州的早晨还依然凉爽,一切按计划行动,带丈母娘观游麟州东山之行。

岁月催人老,时光转眼即逝。传统的媒妁之婚,让我从准女婿开始和丈母娘结识,至今四十个年头了,老人家已经八十高龄,微驼着背,因多年的劳作弯曲了腿,走路时常不听使唤,踏不稳脚步。最吸引眼球的还是那满头的银发,非常引人注目,仿佛像百龄老妪,再加上皱褶的脸庞,活脱一张陈年版图,记载了岁月风霜。尽管如此,身子骨还算硬朗,饮食起居可以自理,也算是给儿女的福气。

一大早,我和爱人驾车接上老人家,在县城算得上小有名气的早餐店,吃了特色小吃。从县城的地平面沿着弯弯曲曲的爬山公路,千米之上即到了山巅,古人有诗曰,漫步了高山上望,胡戎远遁息戈矛。足以见得东山之地理位置,今人又有陕北小华山的美称,这就是麟州城的地标性景观——东山。

山不在多高,水不在多深,景无需多美,心美一切皆美。前一阵子我专门为麟州东山登高远眺赋诗一首,囊括了神木市周边的美景,发表于榆林日报,题为《神奇神木》。

和我的心情一样,老人家今天分外高兴,俯瞰着城池,指指画画,唠唠叨叨,看着高耸林立的大厦,低矮的四合小院,穿梭往来的车辆,街道上行走的人流,感慨万千,城市和农村真是天壤之别啊。就这样边转边聊,山上花草建筑集中的地方徒步观赏,其它沿路坐着车子观看,当看到山顶沟壑中一处老宅子时,我开玩笑的说,让您也留在这里,和她们一样,门前种着庄稼蔬菜,过个安静悠闲的日子。40年代的农村人,一辈子与庄稼打交道,还是恋着这些土地,只是年岁大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趁着日头还未升高,我们结束了悠闲自在,也不乏其乐的行程。

回首过往,这几十年里我尽到了一个女婿的职责。无论从家庭居住条件的改善上,日常生活的照顾上,哥弟姊妹的关怀帮助上,特别是对两位老人的孝敬上,做到了尽心尽力。老人家生病治疗,买药陪护;老人家头发长了,农村条件不便,亲自动手给剪发等等这些,在我心目中感觉到都是应该做的分内之事,都视同内亲爱戴。

百善孝为先,我们应该在干好自己工作的同时,做到上慈下孝,特别要更多地关爱老者,古语说,家中二老是活佛,何须灵山朝自尊,的确如此,家中二老能够快乐地生活,有健康的身体,还能不算幸福的家庭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说,趁着时光不老,我们要尽己所能,让老人家安度晚年。

几十年的亲情更浓,几十年的岁月匆匆,愿世代薪火相传,祝福您,我唯一在世的内亲长者!情到深处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