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普通力”

在日本静冈经济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员长村敏孝看来,“普通力”是一种在逆境中努力找到生活勇气的力量。“‘普通力’并不是指平凡之力,而是指能够拥有普通的思维方式,使得凡事都能正常进行。”“普通力”是一种强大的能量,比“攻击力”和“守备力”更重要,它意味着对真诚、善良等品质的坚守。

或许我曾经很期待高光时刻,在北京798艺术中心完成发布会也好,营销成功几十万册的畅销书也好,咬着牙一定要买房也好……前几年活得太用力了,总觉得要在人生这场比赛中超过同龄人,后来发现,这场比赛超过别人需要多巴胺,要坚持跑到终点拼的是内啡肽。

每个人的赛道长度不同,评判规则不同,比到最后,你会发现队友不过是许多年前的另一个自己。

前段时间,我接受了一份坐班的工作,不再幻想自由和远方,只是在偶尔刷到关于大理和普吉岛的视频时眼中闪过一丝失落。更多时候,我开始记账,与好朋友定期聚会,避免不必要的社交,每周写总结。

一种叫作normal people(普通人)的状态在我身上呈现:如果很疲惫就休息,如果想去看海就出发,如果不开心就放空自己……我不考虑一年后的事情,我在乎的是当下的每一天我是否过得满意。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定义“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套用一位我很喜欢的博主的话来说,我以为自己喜欢过戏剧化的、耀眼的生活,恍然间发现,还是喜欢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简单美好。

30岁的我没有变得更世故,反而变得更渴望清澈。

越长大,越柔软。

我接受自己很多事做不到、很多事改变不了。譬如吃多了会变胖,年纪大了减肥会变得麻烦。仿佛之前跑步减肥时背上有很多包袱,当我承认自己做不到后,便开始减负。

我开始学习新的技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不定期进行反思和自省是好的,但是过度反省是糟糕的。我在30岁时学会了跟自己的很多缺点共处,不再敏感和急躁,因此别人对我的评价也不再有更强的攻击性。

如果生活是一个放风筝的过程,那么不一定要跑着放,走着也可以,躺着也可以。毕竟在放风筝这件事儿上,你的姿态和有没有风同样重要。

如果这只风筝飞不起来,说不定是天气不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