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如意“弯弯顺”

在我们老家,水饺有个美丽的名字——“弯弯顺”,它是冬日里最受欢迎的美食。儿时全家老少围炉而坐,一起捏制“弯弯顺”的场景让我记忆犹新。

有一次,雨雪天,奶奶喊我们全家去她家包“弯弯顺”吃。我们热情地响应奶奶的邀约。进门后,爷爷正在揉面团。馅儿已准备妥当:一盆韭菜猪肉馅儿,一盆白菜鸡蛋馅儿。看到我们,爷爷开心地招呼说:“快去洗手,待会儿我们一起包。”

只见爷爷先在面团中央戳了个“孔”,然后把面揉搓成一个环形“圈”。在爷爷熟练的动作下,圈变大了,圈的线条也粗细适宜。接着,他将环形的面圈切开,一手拿着刀,一手将面圈固定住,一刀刀切下,一张张面皮雏形就呈现了。爷爷抓一把面粉撒在面皮上,温柔地对奶奶说:“老婆子,接下来轮到你展示才艺了!”奶奶笑着走向灶台,拿来小号擀面杖。

奶奶左手轻拿面皮,右手压着擀面杖,面皮在奶奶手下顺滑地飞舞,就像东北“二人转”的手帕在舞者手中那般自如。奶奶擀的面皮柔韧有度、厚薄适中、大小均匀。我看得入迷,不由得称赞奶奶的深厚功力。奶奶脸上乐开了花,应和着说:“那当然了,我可是几十年的老面匠了!”说着,手下的面皮擀得更带劲了。爸妈则教我们如何包“弯弯顺”:先将馅儿放在圆形面皮上,将面皮对折,并在中间捏一下固定,然后将“弯弯顺”放左手,正面的皮比反面的少留些,从面皮末端捏起,多出的面皮捏成几个漂亮的褶子,如此再捏另一头。在爸妈的指导下,我捏了个穿百褶裙的“小月亮”。妹妹包了个吃撑了的“胖元宝”。再瞅瞅弟弟,他在爸爸协助下,用两片面皮捏了个高背“小乌龟”。奶奶被逗得忘了手中的活儿,爷爷也从灶台跑过来哈哈大笑。

妈妈还教我们在“弯弯顺”里藏了些“吉祥宝贝”:有的是板栗,说是寓意大吉大利;有的放糖,预示日子甜蜜和美;还有的则放花生,寄托和泰安康之意。最意外的莫过于放了一枚硬币,奶奶说:“那是希望大家来年财源滚滚。”听妈妈和奶奶说着这些“吉祥话”,我们的心情也分外明亮、欢欣。

“弯弯顺”下锅后,我问爷爷:“为什么把水饺叫‘弯弯顺’呢?”爷爷说:“你看锅里的它们像不像弯弯的月亮?自古月亮就有团圆之意,而且我们吃了这‘吉祥馅儿’水饺,生活就会顺利、如意。”那时,我还不是很懂爷爷的话,只觉家人围坐,吃着水饺,闲话家常,很是温馨。

长大后,我再次做“弯弯顺”时,看着沸水中一个个“月亮”沉沉浮浮,一颗颗“元宝”尽情欢跳,时而遨游过几只“小乌龟”,恍然间悟了:“‘弯弯顺’这名字真有大智慧啊!生活给予我们的困苦波折不就是那道道‘弯’?对平安顺遂生活的渴望也是祖辈们厚望的‘顺’啊!‘弯弯顺’似乎在说,不论何时,只要对生活抱有热情和期望,一切都会顺的!”

“弯弯顺”以其独有的魅力在我们老家代代传承。亲人团聚时,我们捏一锅祝福“弯弯顺”;孩子远行求学时,父母包一锅顺意“弯弯顺”;丈夫出工务农时,妻子煮一盘平安“弯弯顺”。所有无法言说的爱都藏进了如意“弯弯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