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绣娘

陈丽萍从小就喜欢做手工,学什么像什么,不管做什么都有模有样。前些年流行十字绣,她也绣得有模有样,开始是自己绣着玩儿,后来绣出作品送朋友。慢慢地,就有人请她来绣。客人多了,陈丽萍干脆开了一家十字绣店,店名叫“上海第一绣”。

陈丽萍除了手艺好,人缘也好,“上海第一绣”的生意是越做越好,越来越有名气,不但上海人喜欢她的十字绣,来上海旅游的游客也会带一幅她绣的作品回去,甚至很多外国游客也会买一幅“上海绣娘”的十字绣。

陈丽萍的微信、QQ名都叫“上海绣娘”,网友们也亲切地叫她“上海绣娘”,走在街头碰到熟悉的人也都会唤她一声“上海绣娘”,大家似乎把陈丽萍真实的姓名都忘了。

陈丽萍除了自己绣十字绣,也收了不少徒弟,有时还去社区、学校义务教人技艺。陈丽萍的闺蜜阿芳也跟着她学十字绣,阿芳脑子活络,多次跟陈丽萍说,让她把“上海绣娘”的商标去注册下,但陈丽萍却一直不当回事,大大咧咧地说:“我有上海第一绣这店名和营业执照,而且大家都知道我是上海绣娘,谁还敢来抢我的生意?”这话急得阿芳直跳脚,真是恨铁不成钢。

这几天,陈丽萍说要去杭州参加艺术展和交流会,得一个多月才能回来,就把店里的事务都委托给阿芳处理。

在杭州的手工艺交流会上,陈丽萍见到了不少同行,也参加了几场研讨会,对她的启发很大,尤其是阿芳跟她说的注册商标的事情。她发现不少同行早就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商标,并且积极打造品牌效应,对推广业务非常有帮助。

从杭州回上海的路上,陈丽萍归心似箭,她想快点把注册商标的事办好。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等到了上海去申请注册时,却被告知“上海绣娘”已被人申请注册了,正在审批中。这让陈丽萍连申请手续都无法办理,而申请“上海绣娘”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好闺蜜阿芳。陈丽萍气不打一处来,没想到好朋友从背后给了自己一刀,于是她立马去找阿芳。

到了阿芳家,阿芳一副不冷不热的样子,连个招呼也没打,转身往客厅里走,坐下后轻描淡写地看了眼陈丽萍,然后拿起一颗草莓往嘴里放,少了平时那份亲昵和热情。

陈丽萍开门见山地对阿芳说;“芳芳,你明知道上海绣娘是我的,你也明明知道我去杭州拓展业务,你怎么去申请注册上海绣娘了呢?请你去撤了这个申请,把上海绣娘还给我吧。”

阿芳一反常态地说:“谁说这上海绣娘是你的?你注册了吗?不用说注册,你连申请都没有申请呀!没有申请注册的东西怎么可以说是你的?你根本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只要是没有人注册的,谁都可以申请啊!何况我也会十字绣,我也在上海。如今我申请了,网上已经有了,你再申请也不行,合法的是我,你就是和我打官司也打不赢。”“你、你……你怎么可以这样?”

陈丽萍看看手里那个刚从杭州刻来的“上海绣娘”的印章,又看看阿芳,想想那么多年的好友,怎么会说翻脸就翻脸?

陈丽萍红着眼眶说:“芳芳,看在我们多年的姐妹情上,看在我们一起来上海打拼的不容易和情义上,把上海绣娘还给我吧,我对这一称呼和品牌实在是有很深很深的感情,要不,你另外再注册一个,怎么样?”

阿芳见陈丽萍口气软下来了,说:“现在是我申请注册了,你可以这样来找我要回商标,若是别人比你先走一步,去申请了呢?难道你也去找她要回来?让别人注册还不如我注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