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三个西湖的不解之缘(2)

九百多年前的这一次西湖治理,基本上奠定了西湖的格局和景观。苏东坡凭着他的智慧和实干精神,给杭州留下了一座人间天堂一样的西湖。

美丽的西子湖又回来了,西湖又重新成为苏东坡寄情山水的书斋,成为会客饮酒的厅堂,更成为寻找创作灵感的源泉。这一时期,苏东坡在杭州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词,而且还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书法墨迹。一直保存到现在的有《李白仙诗卷》《游虎跑泉诗帖》和《次辩才韵诗帖》。

元佑六年(1091)八月,苏东坡被调往颍州任知州。幸运的是,从杭州到颍州,这两地都有美丽的西湖陪伴。这两任知州时期,苏东坡过得非常惬意和满足,他认为这都是天意的安排。不过,接下来要介绍的苏东坡与惠州西湖,那真的就是有人“刻意”安排了。

惠州西湖

到底是谁要刻意安排苏东坡来到遥远的惠州西湖呢?这个人就是当时的宰相章惇。章惇和苏东坡是同年进士,两个人曾经是好友,一度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在王安石变法中,两人分别属于新旧两党,后来关系渐行渐远。绍圣元年(1094),宋哲宗亲政,章惇登上宰相的宝座,他主张对旧党人物要“除恶务尽”,甚至要斩尽杀绝,苏东坡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章惇特意“安排”(贬谪)到惠州。

在北宋时期,惠州本来属于岭南蛮荒之地,传说中瘴疠之气横行,没想到真正来到惠州后,苏东坡却发现这个地方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风淳朴。他对惠州的第一印象就是“仿佛曾游岂梦中”,就是说自己的前世肯定来过惠州,就像回到久别的故乡一样。当时苏东坡已经六十岁,有家不能回,有朝不许上,所以他准备终老惠州,在这里度过余生。

让苏东坡意外的是,惠州城西竟然也有一片湖水,名字叫丰湖。丰湖景色优美,甚至可以和杭州西湖媲美。苏东坡和朋友一起游湖时写下了“梦想平生消未尽,满林烟月到西湖”的诗句,从此丰湖就改名为西湖了。

苏东坡这次贬谪惠州和当年在黄州一样,朝廷明确规定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不能够干涉地方事务,可是苏东坡依然利用自身的影响,为惠州的民生建设献策献力。比如,惠州的西湖上原来有一座年久失修的长桥,两岸的百姓来往不便,苏东坡积极倡议修堤造桥,而且还率先慷慨解囊。手头拮据,他就把官服上的犀带(嵌有玉或犀角等装饰的腰带)给捐了出来。就这样,在苏东坡的带领下,堤桥很快建成了。桥落成的当天,惠州百姓携老带幼出门庆祝,苏东坡诗中记录当时的情况:“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老百姓高兴得连着喝了3天酒,甚至把村庄的鸡都杀光了。

苏东坡在惠州居住了3年,在这期间,他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书法,其中《三马图赞》这件书法的诞生和北宋时期的着名画家李公麟有着重要的关系。

苏东坡和李公麟的关系很好,李公麟曾给他画了一幅《三马图》,苏东坡非常喜欢,一直携带在身边。绍圣四年(1097)三月十四日,苏东坡在惠州刚刚搬进新落成的白鹤峰新居,拿出《三马图》欣赏,想到自己可能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有感而发,提笔在画后写下了一段长跋,这就是着名的《三马图赞》。李公麟曾经给苏东坡画过4幅画像。其中一幅画像被认为是最接近苏东坡的真实面貌,当时他的弟子黄庭坚看到画后认为,李公麟画的这幅手握藤杖、醉眼蒙眬的苏东坡非常传神,超过了之前所有的画像。他还说要再求李公麟画一幅,以后朋友们聚会的时候,只要挂上画像,就像苏东坡本人在现场一样。

苏东坡在惠州过得非常惬意,他曾写诗道“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没想到这首诗传到了京城,被宰相章惇看到了。章惇很生气,你苏东坡在惠州竟然过得如此快活,这还了得!章惇下令,把苏东坡贬谪到更加荒凉的海南岛儋州,这在当时可是仅次于死刑的一个惩罚。六十二岁的苏东坡被迫告别惠州,告别了他心爱的西湖,从此以后,天涯零落,再也无缘重游。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总和西湖有一种不解之缘,回望他在不同时期所接触的这3个西湖,可以说都有不一样的寄托。颍州西湖倾注了他对恩师欧阳修的崇敬和怀念,是友情之湖;杭州西湖激发了苏东坡的文学才思,写出了许多闻名天下的诗句,重要的是,他还在湖上结识了红颜知己王朝云,所以杭州西湖应该是他的爱情之湖;惠州西湖则接纳了政治上失败的苏东坡,慰藉了他的失意和悲伤,同时他的爱妾王朝云不幸病逝惠州,葬在湖边,惠州西湖从此就成了苏东坡暮年永远的牵挂,可以称得上是他的亲情之湖。关于苏东坡和颍州、杭州和惠州这三处西湖的缘分,早在南宋时期,着名诗人杨万里的《惠州丰湖亦名西湖》就做了最好的总结:

三处西湖一色秋,

钱塘颍水及罗浮。

东坡原是西湖长,

不到罗浮那得休。

苏东坡曾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他认为人其实都是天地间的过客,聚散无常,不必太过于在意。在海南岛儋州谪居期间,东坡已经参透了人生,他把人生看作是一场没有尽头、没有终点的修行,他认为自己也许要在这一片海天苍茫之地做一个了结。不过元符三年(1100)正月,他的人生迎来了最后一次转机。

这年正月,宋哲宗病逝,弟弟宋徽宗赵佶做了皇帝。新帝登基,按照惯例,大赦天下,苏东坡在儋州谪居3年后终于又回到内地。靖国元年(1101)六月,苏东坡来到真州(今江苏仪征),在金山寺里,他见到了李公麟多年前画的那幅最像自己的画像。看着这张画像,无数感慨涌上心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回想自己这一生的人世沉浮,他挥笔在画像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没想到这首诗竟成了他的绝命诗,两个月后,江苏常州,一代文豪苏东坡在亲人、好友的陪伴下走完了波澜壮阔的一生,享年六十六岁。

(摘自华艺出版社《千古风雅苏东坡》    作者:荣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