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与侠客(2)

下面姓孔的那个这才醒悟过来,赶紧翻开柴堆,下面的那只新鞍还在,但两只脚镫早已不翼而飞。

想来是柴绛早已神不知鬼不觉地隐身赵国公府,将他们的布置安排一一看在眼里,然后假装中计,耍弄他们一番,趁机盗走旧马鞍,再利用旧鞍来施展他的“调虎离山”计,这才最后割了脚镫而去。

第二天早朝,柴绍带了这两只脚镫来上朝,代弟上呈给唐太宗。

唐太宗笑着对赵国公道:“由此看来,爱卿府上的戒备,还有可乘之机,可见凡事总是谨慎为好。”

直说得长孙无忌脸上一阵白一阵青的。

唐太宗连续两次试了柴绛的功夫,心里很是高兴,就问柴绍,他弟弟可愿意来宫中当侍卫教头。不料柴绛这人生平是闲散惯了的,竟婉言谢绝了。

唐太宗贵为皇帝,要封什么人做官,人家原是谢恩都来不及,他之所以先征求一下柴绍的意见,原是碍于亲戚面上,给柴绍个面子。柴绛既然不识抬举,他也只好作罢,不过还是吩咐了一句:“柴卿既然淡泊功名,还是到京都以外的地方去放一个闲官吧。”

皇帝的话就是圣旨,柴绍不敢不依。

3天后,柴绛就被派到他们的家乡临汾当地方上的一名武官去了。

说穿了,这也是一般当帝王人的心理:这么高来高去的人,既然不肯俯首为我所用,留在京城里岂不是祸患?但是,一年后,赵国公长孙无忌府上又出了一件事。早些日子,唐太宗御赐给长孙无忌一条“七宝带”。这带宽3寸长3尺,上面镶满了珍珠、碧玉、翡翠、玛瑙、珊瑚、猫儿眼、夜明珠、祖母绿什么的,晶莹美艳,放眼看去,只见一片奇幻夺目的光彩,价值连城。

这样珍贵的东西,要请人代为收藏自然是不放心;深埋在地下吧,如何甘心?想来想去,还是藏在自己的“枕函”中最为稳妥。所谓枕函,是枕头下做有一只扁扁的抽屉,正适合藏这些宝贝。卧房白天是连一般下人也不准入内的,夜间搁在自己的头颈之下,实在是万无一失。自从那夜被柴绛盗走了鞍镫以来,长孙无忌至今心有余悸。好在柴绛是个有身份的人,并非寻常的鸡鸣狗盗之辈,何况眼下他身在千里之外,这才多少使长孙无忌心安。

且说这天夜里,约莫四更时分,长孙无忌睡得正香,猛觉得颈上一凉,一个嘶哑的声音在说:“赵国公大人,小人段师子,今夜冒犯了。听说大人藏有御赐的七宝带一条,珍贵无比,可否供在下一观,过几天自当奉还,决不食言。”

长孙无忌睁开眼睛一看,只见一个蒙面人手执一柄雪亮的匕首顶住了他的脖子,一手已在抽他枕函中的抽屉。

长孙无忌毕竟是打仗出身的,他屡从李世民南征北讨,大阵仗见得多,颇有胆气。

他吸了一口气,从容道:“壮士,兴许你自己还不知道,眼下壮士已被困在屋里,再难逃逸。咱们做笔交易:你丢下刀,我护送你出门。这样两不吃亏,如何?”

果然,就在说话间,屋外突然响起一阵脚步声和刀剑的碰撞声,听声音不少于100人。原来长孙无忌早在床后装有一个机括,用脚尖轻轻一点,就能惊动府上的侍卫。

门外有人在大声叫:“大人没有事吧?”

那人嘿嘿冷笑道:“大人,我劝你还是别动的好,一动即死。小的既然来了,哪有空手而回的?”

说罢,从从容容地从枕函中取出七宝带,塞入自己怀中,然后猛地用匕首在床架上一按,倏的一下飞起来上了梁。只见他手攀椽子吊在空中走了几步,过后用匕首几下捅开屋瓦,一缩身上了屋顶。

赵国公早一跃而起,放声大叫:“快,快,贼子上屋走了!”

然而已经迟了,等众侍卫上墙上屋,这人早没了踪影。

赵国公丢了御赐的宝贝,不敢声张,吩咐众人千万不要对外张扬。

早晨,他托妹子长孙皇后将这事报告了唐太宗。

唐太宗想了一会儿,陡然间灵光一闪,想起一事,悄悄与国舅说了。

赵国公急忙修书一封,假装托柴绛在晋地代办一件要事,派了个强壮精干的人,换马不换人,连夜直送临汾,吩咐他务必亲眼见到柴绛本人才是。

这差役也真好本事,居然一天十个时辰地飞驰而去,在累死了3匹马后赶到了柴绛的官邸。

柴绛听说赵国公派人送急信来,忙整装出来,并吩咐好酒好菜款待这个赶路赶得半死不活的差役。待事成之后,又送他返回京城。

这差役回到赵国公府,长孙无忌立即将他传入书房,细细询问了柴绛接见他的前后经过,然后急报皇上。

唐太宗听后心里甚是失望。原来虽也听说国内有个名叫段师子的独脚大盗,但传说已死,近年再没听见他作案的消息。而盗七宝带的那个自称“段师子”的人轻功卓绝,似乎更在段师子之上。世上除了柴绛,更无第二人。

所以唐太宗刻意要赵国公派人飞马去查明真相,不料柴绛安之若素。这么看来,又似乎不是他下的手。

那么,这又能是谁呢?幸好,差役回来后的第三天,赵国公府接到一篮冬笋,说是一个小厮送的。

厨子取出冬笋,下面旧布包中有一只锦盒,盒中赫然是御赐的七宝带。

赵国公看到七宝带,火速派人去抓了那个送笋的小厮来。这小厮只是个街头的小混子,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官,只吓得他叩头如捣蒜,结结巴巴道:“这……这是刚才一个……一个老……老和尚叫小的……送的,说……给50文钱,别的小的……实在……实在不知。”

说着,抖颤颤打怀里摸出那50文钱来。

赵国公又派人找遍了附近几条街,哪里还有什么“老和尚”?既然七宝带已回来,他也只好作罢了。

当天,长孙无忌又将这事报告了皇上。

唐太宗听后,不禁连连摇头,感叹道:“这也是朕一时的多心,着他出京……其实,朕如果一心为国为民,自然洪福齐天,百神呵护;若朕为害百姓,此人要取朕首级也如探囊取物,实在是防不胜防。”

然而,这件盗七宝带案,到底是段师子干的,还是柴绛假托段师子之名干的,却始终是个谜。

唐太宗的喟叹,兴许正是柴绛想跟唐太宗说的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