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狐

家住太行山腹地的崔先生个头高大清瘦,双目清亮如镜,常穿一身灰色布衫,喜欢边走路边思考,步伐忽疾忽缓。崔先生喜好读书写字,靠祖传的手艺望闻问切,维持生计。闲暇时间,崔先生爱喝二两小酒,微醉之后,就满口之乎者也地吟诵唐诗宋词来打发时间。

崔先生不养狗,怕狗吓着前来就诊的乡邻。他也不养猫,觉得猫太调皮,担心猫弄脏了药剂,耽误患者康复。但是,他却养着一只温顺的白色狐狸。每次喝酒的时候,他也顺手给白狐喝一点,然后开始抑扬顿挫地吟诗。

喝了酒的白狐,看崔先生的眼神就多了几丝女性的温柔,能融化寒冬腊月的坚冰。

崔先生喜欢到附近的狮脑山或是冠山上,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一边采挖些太行参、车前子、连翘等草药。每次遇到猎人逮住狐狸,只要狐狸还活着,他都要掏钱买下,并带回家来上药、接骨、喂食,一丝不苟,细心救治。治好之后,他再将狐狸放生山野。放生的狐狸往往一步三回头,最后再直起身子,前蹄搭在一起上下摇晃几下,如人作揖,表达谢意。这只白狐当时前腿受了伤,被猎户捆住四条腿,挑在一根扁担上。白狐凄厉的叫声,谁听见都会动容。崔先生花大价钱买下白狐,回来后接骨、固定、包扎,又买来鸡肉为白狐补充营养。不久,白狐的伤就康复了,崔先生几次抱着白狐到野外放生,白狐都不肯离开,一直跟在崔先生的身后。

崔先生连着放生几次,都是如此,觉得白狐与自己或许有一种缘分,只好将白狐当作宠物养了起来。崔先生给白狐起了一个名字,叫白梅。白梅白天在诊室陪伴他左右,晚上则回到山野。

崔先生虽然爱喝小酒,但他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那就是每天给所有前来就诊的病人看完病后,先在火炉上热半茶壶开水,然后把装了七分酒的瓷壶,放到开水里暖一会儿,才开始喝酒。崔先生饮过几盅酒后,也不嫌白狐邋遢,顺手拿起一只不用的酒盅,给白狐喝几盅。醉酒的白狐不叫也不闹,而是静静卧在崔先生的怀里,像一个柔弱的女子,霎时就让崔先生的胸中春光明媚、星光灿烂。自从几年前妻子去世,崔先生一直没有再娶。媒婆给他介绍了几位女子,都因为他家里养着一只白狐没有成。大家都知道,狐狸身上散发着一种特殊的骚味,谁愿意天天闻着这种味道过日子呀!

那天,微醉的崔先生对怀里的白狐说:“唉,你要是一位女子的话,多好啊!我就三书六礼,风风光光、敲锣打鼓地娶你为妻。咱们夫唱妇随、举案齐眉、白头偕老,多美啊!”

听了崔先生的话,白狐的眼睛里,忽然有了温热晶亮的泪水。

当天晚上,崔先生正在睡觉,忽然听到了“笃!笃!笃!”节奏感很强的敲门声。他以为是附近的乡民,又来叫他出去看急症。他知道附近的乡民们如果不是出现要命的症状,是不会半夜来打扰他的。他急忙下地,摸索着点着油灯,快速穿好衣服走向房门。他打开门一看,却是一位身材窈窕,一身白衣的女子。

女子边进门边羞羞答答地说:“白先生,我叫白雪梅,今夜是来嫁给你的。”

崔先生仔细观看女子的眼神,似乎有几分熟悉,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到底是谁的眼神,赶紧柔中带刚往外推白雪梅,道:“这位女子,你我素不相识,如何能谈婚论嫁?使不得,使不得,你是谁家的女子?不可这般不讲道理。即使我们要成亲,也得明媒正娶,不能这样偷偷摸摸的。这深更半夜的,赶紧回家去,让人看见多不好。”

白雪梅说:“崔先生,实不相瞒,我就是你救治的白狐。你救了我的命,我无以为报,只能以身相许。只要你不嫌弃,我想嫁给你,白天还是狐狸,卧在你的身边,晚上变成女人,为你生儿育女,伺候你一辈子。”

崔先生借着烛光与月色,仔细观察这位自称白雪梅的女子,果然身材窈窕,眉目传情,真有一种狐仙的风韵。尤其是白狐那熟悉的眼神,一下子就点中了他感情的穴位。崔先生断定传说中的狐仙与人的故事,在自己身上真的发生了。既然白雪梅是狐仙,当然也就不需要人间明媒正娶的烦琐规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