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银币”,千万别摸

夏日时分,有条件的人常常会带着孩子前往海边度假,体会沙滩的细腻、海风的咸湿,在阳光和海滩中享受全身心的放松。然而,一些游客和当地的渔民发现,在深圳的东部东山岛至桔钓沙的海面上,漂浮着一些非常漂亮的“银币”。可是等到人们走近之时,却发现这些根本不是什么“银币”,而是一些水生生物。

这种情况之前没有出现过,所以当地渔民把这个情况告知了科研部门。科研人员马上前往当地进行调查,最终认定这种水母是原来在温度较高的海洋水域中生存的银币水母。它们因一般漂浮在海面上,非常像银币而得名。虽然这种水母看起来挺漂亮,让人看了不禁产生想要捞起来看看的想法,但是科研人员警告大家,千万不要去触碰它们,因为它们是有毒的,如果不小心触碰了它们,将会诱发皮肤疾病,如果触碰它们之后揉眼睛,会导致眼睛发炎。

那么,这些漂亮的“毒物”是从哪里漂过来的呢?

据厦门大学的一位科研人员表示,银币水母原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洋中,以各种浮游生物为食。这种水母常常过着群居生活,有意思的是,这群水母虽然是被动地漂流在海面上,但是它们并非毫无智商,而是有一定的分工,有的负责捕食,有的负责繁殖,有的负责让水母群更好地漂在水面上。它们在东南亚地区经常出现,在我国的海南岛沿海地区也出现过,但是在我国广东沿海很少出现。之所以出现在我国海域,或许和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海水温度上升有关系。

银币水母这种生物基本上是没有游泳能力的,只能相对被动地漂浮在海上,一旦它们漂浮到温度相对高一些的海域时,就会开始进行繁殖。原来,它们主要在热带海域生存、繁殖,是一种“暖流生物”。然而,近几个世纪以来,因为种种原因,尤其是人类活动,造成全球气温在缓慢地升高,这极大地影响了海洋的水温,一些原来温度相对较低的海域,温度也有了明显升高。于是,一些喜好温暖环境的海洋生物,就开始在更为广泛的海域之中生息繁衍了。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像深圳海域这种原来海洋水温较低的区域,现在的确是在升温了,银币水母这种“海洋温度指示器”的生物的出现,就是非常确凿的证据。

与此同时,那些喜好较为寒冷海域的海洋生物,则开始向地球的两极聚集。澳大利亚的科学家观测到,一些喜好低温海域的海洋生物,在以每年7千米左右的速度向地球的两极集中。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陆地上。还有一些科学家发现,那些喜爱寒冷环境的生物,在以每年6千米左右的速度向南北极靠拢。可是,南北两极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南北两极的冰川开始大量地融化,并且融化的速度在日益加快。

这些银币水母的出现,既给我们开了眼界,又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果我们不能与环境友好相处,就会进一步破坏原本已经非常脆弱的生态平衡。这样下去,我们将会被迫看到越来越多的,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一些没有见过的“奇观”。而当看到这些“奇观”之时,我们必须非常谨慎: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人畜无害,甚至很漂亮的生物,很可能是金玉其外,却包藏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