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一味似故人

乡音与小吃,是最能引发游子的思乡之情的,在所有的食物中,没有一种食物比小吃更能让游子们牵肠挂肚,更能抚慰他们漂泊的肺腑。

因为当了潮州婿仔,成了半个潮州人,所以,对潮汕的小吃也就格外关注一些。潮汕地区的小吃之多,几乎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限于篇幅,我只能管中窥豹,写一写最为心仪的几样。

普宁洪阳的粿汁,远近闻名,其中,又以“粿汁明”最为出众,据说一天可以卖掉几百碗。这是一家很小,也是很老的店,藏在一条曲折幽暗的小巷深处,店主是个精瘦的老人,喜欢光着膀子坐在那里煮粿汁,他的儿媳妇就站在旁边负责加料,两人很少说话,但配合默契。

他家的粿汁皮制作传统,由籼米和薯粉调制后,煎制而成,煎制时,三口锅同时开工,轮番作业。

刷浆尤其重要,浆的厚薄决定了口感,煎好后,需在竹架上凉透,方才切片,上好的粿汁皮皮薄韧脆,香滑爽口,在卤汤上煮半分钟即可食用。配料丰富,猪肠、卤肉、卤蛋、章鱼头均可加入,其中章鱼头本地人叫“枪鱼头”,是洪阳粿汁的一大特色。

我喜欢在粿汁里浸油条,潮汕地区的油条很短,只有一指长,略浸便食,油条中灌满鲜美的汤汁,尚未失去脆爽的口感,有难以表达的隐秘快乐。

近年来,镇上还有一种新式的做法,用粥水熬制汤底,汤底鲜美浓稠,汤虽然不是如此清澈,鲜味却更浓郁,米浆缓缓滑过喉间的感觉十分美妙。

对孩子们来说,粿汁曾是难得一尝的美味,听我妻子说,她的两个弟弟小时候都很淘气,最不喜欢的事情是理发,一听说阿公要带他们上街理发,就冲出大门,像野兔钻进草丛中,转眼就没了影。阿公是个很胖的老头,像孕妇一样腆着大肚子,走路慢腾腾,根本追不上他们。

不过,阿公也有自己的办法,他站在门口,大声喊道:“谁理发,我就给谁买粿汁吃!”这一招果然管用,话音刚落,两个鬼头鬼脑的家伙就乖乖地出现在门口。

他们怕阿公反悔,又嬉皮笑脸地讨价还价说:“先吃完粿汁才去理发。”阿公没办法,只好先带他们去吃粿汁……

我原本以为,全中国的人都是爱吃笋的,在广东生活久了,才发现,广府地区的人对笋是没有什么好感的,认为它是湿毒之物,容易让身体中的旧疾复发,而潮汕人,却似乎不太介意,他们对此物一往情深。

笋虽美味,却是极寡淡的东西,要下很多猪油。父亲曾跟我讲过一件陈年往事,几十年前,我们老家曾经有一个人,饿了几天之后,突然在饭店的后厨见到了一条刚从开水中淖过的春笋,抓起来就吃,没想到,当天晚上就去世了。

潮汕地区最有名的是笋丝炒粿条,揭东的埔田竹笋笋块肥大、笋肉鲜嫩,深受推崇。潮州江东麻笋因肉质细嫩、味甘鲜脆,远近闻名。潮汕人认为,笋的颜色越白越好吃,猛火热油,火呼啦作响,如猛虎下山,气势惊人,作料中一般会加入萝卜干和蒜蓉,最后淋上葱油包尾,有些会加滑嫩的瘦肉,有些则不加。

不多一会儿,就可以出锅了。笋丝切得极细,其爽嫩与粿条的软滑相映成趣,淡淡的笋香与米香也十分对味,吃起来有一种让人神清气爽的恬淡之美。

此外,还有一道沙茶粿,又叫“灌粿条”,粿条焯熟后,拌上花生酱、沙茶酱、猪油、味精、鱼露等调味,再加上焯熟的猪肉、生菜、西洋菜,比较适合口味重的人。

相对于粿汁和炒粿条,我更喜欢吃粘米圆,它的汤汁由鸡鸭熬制成,汤色澄明透亮,味道比粿汁更浓,粘米圆的做法和濑粉有几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