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与记忆

每到年末,一些购物网站会给用户推送所谓的“年度记忆”,告诉大家这一年花了多少钱、买了些什么东西、看了多少场电影、最常搜索的商品是什么……同样,如果我们经常使用一些健身运动软件,它们也会告诉我们这一年中我们每天的运动量、运动路线,甚至每天的心跳和血压……

磁盘仿佛正在替代人类的记忆,我们把每天看到的东西拍下来存在手机里或者上传到“云端”。我们每天的聊天记录、购物记录、网站访问记录、行驶记录等数据都被储存起来,这些磁盘上的磁粉有如魔镜般详尽地勾画出我们的每一天。

科学家把这些数据称为“记录生命日志”,即我们把一生中所有的信息进行记录和归档。这包括所有的文字、视觉信息和音频,以及一个人身体的“传感器”上所获得的全部生命数据。

有一些科技达人更是走在了前面:微软研究院的戈登·贝尔在2000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记录他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贝尔的这个实验项目叫“我的生活片段”,他用特殊的设备把见到的人和景都拍下来,同时还记录下自己的每一次交谈、每一次上网痕迹……

也许这样,我们再也不用为某年去动物园是否看到了犀牛而辩论,不用为在哪里见到过眼前这个人而困惑,也不用为十年前那次拌嘴是谁先挑起的而争执。通过数据检索,我们便可以轻松获得这些问题的准确答案。

那么,我们的人生会因为每个细节都被记载而变得更丰富且更有意义吗?答案是否定的。

从前,如果你聆听某一位喜爱的作家演讲,一定会全神贯注,因为你要是没有听清,它就消失了。而今天,你会拿出录音设备记录保存,你不再那么认真,因为觉得没有什么会错过,如果你愿意,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听这些演讲。

从前,我们每到一座新城市或者一个新景点,都会仔细打量这陌生的一切,深深呼吸这里的空气,用心感受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而现在,我们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或相机一通拍摄,然后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存在“云端”。你会觉得,眼前的美景就永远不会消失了。

但如果把我们的记忆想成和磁盘上的数据是同一类事物,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虽然,我们的记忆容量远远不及磁盘,无法记住圆周率小数点后的一百万位,但我们的记忆另有神奇之处。

大脑将我们的记忆编码,这同时也在塑造我们的身份,因此,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我们。它并不是像一台摄像机那样绝对客观地记录我们的经历,而是专门记录我们自身在这些经历中的角色,它偏向于我们着重关心的那些方面。

对于任何一个时刻,它都在事件之外记录了我们当时的感受、情绪,以及那个时刻对于我们的意义。以这些为基础,大脑为我们写出了每个人的历史。而磁盘虽然能够记录一场比赛的每个细节,却无法记录你当时的兴奋或失望,也不会记录球员的拼搏精神带给你的人生激励。

对于事件的大或小,大脑自有定义,哪怕是微小的闪光、特别的气味,只要觉得有意义,它都会记录下来。作家普鲁斯特能记住一块玛德琳蛋糕的味道,只是因为其中包含特殊的幸福感觉。

因此,记忆的作用并不在于记住多少,也不在于记得多准确,它的作用是沙里淘金,创造我们的自我形象。它只会挑选那些对我们人生有意义的事情留在脑海里,比如我们会对成功的事情记忆深刻。大脑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让我们减轻失败的痛苦,鼓励我们一次又一次尝试。但重要的失败我们也会一直记得,这是在提醒我们少走弯路。它还偏爱珍藏我们的幸福时刻,告诉我们人生该珍惜什么……这些,再强大的磁盘也无法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