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个职场妈妈(2)

我们看父母是否看书、如何看书,也看他们如何选书,如何查资料、做笔记,如何与朋友谈古论今。尽管不宽裕,但妈妈每周从幼儿园接我回家时,路上都会买3本新书。父母心中没有课内课外、好书坏书的界限,几乎所有书都让我看。

品位是“品”出来的,见地是“见”出来的。围棋、网球、绘画、钢琴,我都不会,但我永远感谢他们培养了我的阅读习惯。书,是便宜的奢侈品。

我们未必能让孩子体验最经典的博物馆、最顶配的电脑、最豪华的海滩、最好的学校、最贵的夏令营,但我们大部分人都可以获得人类最深邃的思想、最华丽的想象、最珍奇的发现、最震撼人心的情节、最刻骨的情感。

每当想起这一点,我就会在焦虑中感到安慰,因为,余生有取之不尽的愉悦与惊艳。

我并不是想说,父母不在我身上花时间,或是父母不需要在孩子身上花时间。

我也可以讲出许多刻骨铭心的故事,以及他们对我的深爱、关注、要求、保护——妈妈现在说起我第一天去全托幼儿园的情景,还会眼泪汪汪。

我只是说,你看:

这是一对在孩子3岁时,就送她去寄宿幼儿园的父母。

这是一对从来没有带孩子去旅行的父母。

这是一对忘记孩子几年级,也说不清会考几门功课的父母。

这是一对在职场上,从知青返沪、初中毕业,一步步奋斗到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父母。

他们并没有将人生的时间100%用在孩子身上,但他们给了孩子物质与精神上的安全感、方向感——生活应该努力,生活值得努力,生活可以掌控,生活乐趣无穷。

终究,父母传递给孩子的是:

不仅在孩子身上花时间,还有自己如何支配时间。

不仅和孩子一起做事,还有自己如何待人处事。

不仅给孩子买书,还有自己如何看书。

不仅跟孩子说话,还让孩子能观察到自己如何说话……

终究,孩子获得的不是父母希望的态度,而是父母的态度。

爸爸的“老坦克”自行车是我童年主要的交通工具。我坐前杠,妈妈坐后座,一家三口,神神气气。后来弟弟来了,爸爸想了想,怎么搞定呢?他让妈妈坐在前杠上,我和弟弟挤坐在后座上。

每当从襄阳南路与肇嘉浜路口的缓坡冲下去时,妈妈都会高声惊叫,爸爸、弟弟和我会放声大笑。那是我童年最欢乐的回忆。

在那个物质匮乏、一地鸡毛的年代,他们未曾表现出无力感。

他们培养出了乐观的孩子,因为他们乐观。

当我长大了,成为一个职场妈妈,也搭配了一个勤奋工作的老公。我们会感到内疚吗?会的,我们也在尽力平衡孩子的成长与自己的发展,时不时也有力不从心之感。

环境未必很友善,选择未必都正确。但是,深夜灯下,我和先生达成一点共识——我们努力,我们乐观,我们相爱,我们的孩子大概不会太糟。

孩子,我可以为你放弃职场,但是等你长大了,你真的希望妈妈这样做吗?你真的希望父母为你付出全部吗?

这是激动人心的旅程,对于这道题的答案,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