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苦水的妈妈们

周末,妈妈的几个文友来我家玩,聊着聊着,就成了“倒苦水”。

“自从我儿子上了初中,我都不知道怎么教了,无论我说什么他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回到家他卧室门一关,两耳不闻窗外事。”

“我家闺女也是。小时候多听话啊,我说东她不往西。可是现在呢,什么都逆着来。一点点小事她能闹得家中鸡飞狗跳的。”

“我家孩子现在成了一头小老虎,脾气暴躁得不行,一点就着。以前还想‘棍棒底下出孝子,可自从看了负面新闻,我打也不敢打,骂也不敢骂,连劝说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激怒了他。我都觉得自己活得卑微了。”

“唉!有什么办法?自己生的孩子,忍着呗。我现在就靠三个字过日子:亲生的!”

母爱是伟大的,因为太爱,因为太在意,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们,面对太多的负面新闻,加上这一代是独生子女,她们“赌不起”。她们茫然无措,她们失落,她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妈妈们在一起聊孩子,与其说是“倒苦水”,不如说是想“取经”。可惜取来取去,只能抱团取暖,彼此安慰。最后收获一枚“原来别家的孩子也一样啊”的“阿Q果”,涛声依旧。

其实,青春期没有那么可怕,只需要妈妈们接受一个现实:孩子们长大了,父母已不是他们的全世界。

从出生开始,孩子就每天认识世界,学习新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与外界接触增多,孩子渐渐有了自己的思辨能力。不再乖巧,不是孩子叛逆,想挑战父母的权威,而是孩子突然发现,父母说的不全对。孩子之所以“暴躁”,是因为他们在探寻自我、渴望独立的时候,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加上他们的大脑和身体还在成长过程中,还不能很好地控制外界的刺激带给他们的负面情绪,所以孩子除了强硬,暂时还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其实,孩子不想顶撞父母,也不想惹父母生气。父母想要孩子成长,就不能端架子,而要将他们当成一个独立个体,遇事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还要做到不以父母的威严打压他们,而是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与孩子心平气和地交流。谁想整天冷言冷语,一意孤行,与父母对着干呢?春暖花开,和风细雨,父慈子孝,这样温馨的画面谁不喜欢呢?

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过一句话:“真正的爱,不只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和有效的监督。”父母应当尊重孩子,“放权”让他们解决自己能解决的事,不要总认为他们是小孩子,质疑他们的能力,否定他们的努力,动不动拿出“我是你妈妈,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来压他们,父母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理性地接纳孩子已长大、能独立思考、有一定分辨能力的事实,孩子们肯定能在“青春期”的调整与证明的路上,在不断积累知识与力量的同时,修身律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勇敢、睿智、自信、乐观、欢愉地与父母一起其乐融融地走在通往未来的人生路上,留一路欢笑,享一路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