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们,请脚踏实地地奔跑

“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那我一定心安理得地去打螺丝。可是没有如果。”这是近期网络正热的“孔乙己文学”,也是一部分年轻人在经历各种不尽如人意后,发出的另类感慨。

鲁迅先生笔力千钧,令《孔乙己》穿越百年,折射出当下部分年轻人的处境,从而引发普遍共情。在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长衫表明他的身份,站着喝酒又暴露他手头拮据。这样一个矛盾体并未凭借自身的“学历”优势换得一席之地,于是他和他的长衫彻底沦为众人的笑话

反观当下的“孔乙己文学”,这种学历与成就之间的转化错位比比皆是。网友将孔乙己的形象与自身境遇“挂钩”,发出种种感慨。然而,令“孔乙己们”成为众人笑话的,真的是那一身象征学历和身份的长衫吗?

某君留学归来,带着满腔热血投身热爱的事业,受聘于当地一家不错的设计公司。起初,他确实为企业带来可观的价值,但久而久之,随着公司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该君除了资历加深,实力未获得更大提高。领导私下约谈该君几次,言外之意乃是请他适当学学新人,引用新的思路与灵感,度过目前故步自封的尴尬期。但某君一律拒绝,觉得自己是海外学成归来的人,视野与格局均属上乘,不该屈身取经。后来,因为墨守成规的工作态度和落后的业务能力,某君最后只得从竞争残酷的公司逃到别处。

在鲁迅先生笔下,孔乙己熟稔于心的“之乎者也”并没有替他捞到半个秀才的身份;在某君的故事中,学历是敲门砖,也是令他下不来的“高台”,如果试着做出一点改变,也许会有更好的前途,但他不愿意。从某种意义上讲,束缚他们的镣铐从来不是那套“学历之衫”,而是自我禁锢、难以自洽的执拗。

梦想常常高于现实,人生境遇不会一帆风顺,诚然能够理解焦虑,但学历非同“学利”,“成功”从来不止一种定义。偶尔自嘲无可厚非,但自嘲过后,该是脚踏实地地奔跑。真正的读书人会清醒、自知、明白身处何处,永不自怨自艾、随波逐流。

不久前,我看见为公司送餐的外卖小哥在树荫下看英文版原着,才得知他原来曾在名牌大学就读。“别看我现在送外卖,心里总想着哪天攒够钱能出国走走呢。”他自嘲道。后来我得知,小哥因病肄业,一腔热血来本市打拼,起初因为要求过高,处处碰壁,久而久之,干脆将期望降低,找了份门槛不高的工作,也曾在别人嘲笑“大学毕业给人送外卖”时,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而后想想,大家都是普通人,在哪里都是为家庭、为社会带来价值,与其执着于一纸文凭,不如在安身立命的同时,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他说。

你看,同样是读书人,也许某一时刻,在外卖小哥身上也曾投射过孔乙己的影子,但无论如何,他在不断夯实基础,随时为新的生活做准备。

或许在现在的语境中,“知识改变命运”中的笃定已不再,但绝不该放弃“知识拓展眼界”的可能。真正的读书人,应当既有穿得长衫的本事,又具备脱下长衫的格局。倘若面对自我设定之外的人生无法自洽,错将“高开低走”的“长衫之锅”甩给学历,那才是真正可悲的“孔乙己”。